文/橙子童鞋
這幾天,跟隨學院某三下鄉實踐隊前往某地的回族美麗鄉村,今天是計劃當中的第一天。
在參觀鄉村時,有一對老阿公和老阿嬤(當地方言)正在農田中忙著收割水稻,我們突發奇想想去幫忙,但初出茅廬的我們在收割時完全沒有了平時大學生的“機靈”!
作為平時“傻大個”的我竟然是做得最好的一個,不禁讓我愚笨的腦袋感嘆為何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反而失去了自己最大的特長,為什么他們不會種田?
01學習的巨人,生活的矮子
我們這一代的人大多是獨生子,家里的寶貝疙瘩,寄托著家族“文學復興”的希望。而恰恰是這種被寄予厚望的感覺讓我們可以以此為借口去逃脫我們本該承擔的責任,我們還以此竊竊暗喜!
就這樣才會產生那么多“學習巨人,生活矮子;書呆子”的外號,說實話,這只針對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讀書人,而真正結合于生活的往往是真正的巨人!
02讀了那么多書,不知道珍惜為何物
我們總是喜歡讀一些心靈雞湯、勵志書籍,曾經的我也很喜歡讀,但這也只是讓你多懂一些熱血的話,不去做?有個屁用?
就像我們每個讀過書的人,整天喊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有誰真正知道糧食怎么來的?喊兩句話根本不頂事,下去插插秧苗、收割水稻,不用別人講,情到深處自然懂!
03努力讓自己靠近“城里人”
父母與孩子的隔閡越來越大,一方面是因為學識,沒有共同話題;另一方面,學歷越高,越向往外面的生活,越不喜歡接觸農村的事物!
所以,我們學會農村沒有的新潮裝扮,操著一口純正的普通話,用村民聽不懂的話反過來嘲笑生我們育我們的土地!
04忘本,忘記了自己獨有的“特長”
進去大學后,無論是社團面試、班委面試或者實習招聘,我們不免會被提問到,有何特長?
每個人有不同的答案,但千篇一律地都是多才多藝的“假象”,殊不知農村出來的我們有著自己真正“特長”——土地,或者通俗地說“種田”,蔬菜品種、水稻種類這些哪個大學生能夠完整辨識?越是羞于暴露自己農村人的身份越顯得自己很狹義,粗俗地說,就是讀書讀到狗身上了!
05心疼永遠存在于與你毫無相干的人身上
“為什么對別人和顏悅色,對家人惡語相向?”,這句話我們經常在討論、反思,甚至羞愧,但仍然一直在犯,為何?
因為我們總是期許自己的未來能有貴人相助,建立所謂的人脈社交、知己良朋,但卻讓親人在冷語中獨自心寒。
今天在幫忙收割稻田時,因為我也是本地區的人,語言相通,所以與老阿公相談甚歡!在談起即將上大學的孫子時,老阿公皺巴巴的臉上布滿了笑容,干活的力氣仿佛使不完。在我們看來,本二的大學不值一提,卻承載著一個家庭三代人的努力!
也許我們生活在他們那個年代,我們也會成為現在的“目不識丁”,但卻不一定能擁有如此無私的付出!
所以請未來的你們和現在的自己把你們心疼給自己愛的人,這才有價值也最應該!
大家晚上好!我是橙子童鞋,今天是我在簡書發文的第十五天,也是無戒21天日更挑戰營的第十三天,與諸君共勉,以手中之筆寫心中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