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的趕集之路
只是一個像夏天的春天日子,在氣象局所報道的全省逼近三十度的今天,陽光溫柔到發燙,整個人便也一陣柔和。
“去趕集吧?”――“好呀,去趕集。” 兩句話,如此便是說好了。兩人似絲毫不知明日長長的小土路和滿天的柳絮漂浮,也未曾察知許久沒有這樣幾句話便說好的出行了。以前,多的是顧忌。
天氣果真很好,路途卻不如想象般完美,太陽大的讓我睜不開眼,而柳絮的放肆揮灑也著實讓我無法呼吸。兩人只能無奈地笑笑,腳步卻是絲毫沒有停下。是多久了呢?站在集的入口,想著自己許久許久沒有走在這樣的地方了。老家也有集,與這兒并無幾分差別,多多的人,多多的東西,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地方,數著日子,隔五天,到了那天便會很高興很高興。只是如今鮮少有機會再去擠一擠那擁擠的人群了。
買了很多東西,兩只手滿滿的。左邊是三袋子西紅柿,是那三個人愛吃的;右手邊是一袋子爆米花,按要求六元一包找到的,剛爆出來,還燙著,忍不住先吃了一個。那把玉米放進小爐子的小哥,年齡并不大,手法卻很嫻熟。他很安靜地一圈圈搖著黑色的把手,話并不多,似乎與這嘈雜的街道并不相融。年紀不會有我大的,這次再看了他一眼。他眼底的,我猜,是看著街上像我們一般閑逛的笑容洋溢的學生們的羨慕,是呀,是羨慕。在感知到這樣的東西之后,忽然便不敢再看他了,我怕我會往更多想下去,無論是關于他,還是關于現在并不出色的我們。于是,移開了目光,環顧一下周圍,再笑笑,像是什么都沒有發生,剛剛一切都是錯覺。
太陽正值頭頂,想想該回去了。生性并不喜熱鬧,卻極喜歡這樣的人群,這種矛盾一直在有,如今靜下來思索,想必我只是喜歡看人群中的人而不想將自己置身于其中,看著形形色色的人,忙碌悠閑,開心憂愁,仿佛自己是一個旁觀者。而其實我深知,更有可能是喜歡自己的這樣一種狀態,不用說,不用附和,只看便能知曉好多,無論是事或是人或是情感。這種狀態極其令一個不善言辭的人歡喜。
往回走了。不知為何,在我這里“回”總比“去”來的容易,總覺去時漫長而回時極快,這是歸心似箭還是依依不舍?恐怕我又要沉入這美麗的矛盾了。這小路有些硌腳,像小時走過的鄉間小路,只兩旁少那么幾株小野花,路上少幾個熟識的大伯大嬸,身旁少那幾個蹦蹦噠噠的小孩子,而身后也少了那個滿眼笑意的身影。總之,走過很多地方,它像,有時也讓我恍惚,卻終究不是。
很想哪次再回去,擠在狹窄小道的人群中,吃一吃想了很久的小吃,見一見想了很久的人。“哪次嗎?”――“下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