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衡量價值的單位,現實世界中有價值的東西都能用黃金來衡量,千金買馬骨,寸土寸金等等,還有一些非實物類的,一樣用黃金形容其難能可貴,書中自有黃金屋,浪子回頭金不換,黃金成為了生活中比較活躍的符號。
今天去給兩個孩子買禮物,買了兩個黃金的小裝飾品,覺得黃金制品是一個挺高檔的禮物,說實話,送孩子,孩子也不感興趣,畢竟兩個孩子都三四歲,這個年齡段就對吃和玩感興趣,那里在乎金的銀的,但是從大人感受來看,還是挺認可的,是能給孩子收藏具有增值空間的物件。
我對黃金的看法只停留在價值衡量標準上,并且認為穿戴大粗金鏈子的都是土豪,暴發戶的配置,用來炫富的手段而已,所以對是否擁有黃金,并沒有太大的追求心,但是越多還是越好地,畢竟黃燦燦的金子,就是紅花花的票子不是,別說我財迷,也是為生活。
黃金可以說是讓這個世界運轉起來的重要部分,國際通用貨幣,現在雖說發行各式各樣的國家貨幣,電子貨幣,但是在老百姓的眼中,根本取代不了黃金的位置。
在古代,人們就用金子銀子來交易,讓金融系統運轉,粗略折算的話是1兩黃金=人民幣2000元=10兩白銀? 1兩白銀=人民幣200元=1000文錢=1貫(吊)錢,這么換算古代金子相當于現在大額貨幣,因為面額大流通的量,沒有銀子來的廣泛,使用率也沒有銅錢來的普及,但是老百姓知道,有金子的人家,都是富足人家。電影里馬匪也好,軍閥也罷,兵荒馬亂的年代,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沒錢了就去抄地主老爺的家,一箱箱的銀錠,金條,看著金條,軍閥馬匪樂開了花,地主老爺可是倒霉到了家。記得上海灘里面有大事需要解決時,就會拿著金條來開通路子,期間定奪五根,十根這類,相互討價還價最終成交,成事。
這兩年黃金不溫不火,經常拿來與股票市場對比,都說股市不好時買黃金,眾說紛紜,2013年,爾街大鱷在美聯儲的授意下,干起了做空黃金的勾當,經過醞釀,華爾街最終出手做空黃金,黃金大跌,正值人心慌慌之際,不料中途殺出“中國大媽”,1000億人民幣,300噸黃金瞬間被掃,我想當時華爾街都蒙了,華爾街放出多少黃金,大媽全部吃下。做空大戰中,高盛集團首先投降。一場“華爾街”與“中國大媽”的黃金之戰最終以“中國大媽”勝利而告終。一時間中國大媽對賭索羅斯,中國大媽群毆華爾街之狼,新聞報道占滿人們眼球。這件事歸根結底是小看了中國老百姓對黃金的信心,因為在中國現有的社會環境之下,老百姓的投資出路太少,股票市場不景氣,房地產雖然好些,但是投入都是幾十上百萬的,手里有個十來萬,好像沒什么投資渠道,黃金為大媽們,打開了一條投資之路,這么看的話,做空黃金對大媽來說,有點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架勢啊,恨不得再多拋售些。
記得看《貨幣戰爭》這套書時,里面就詳盡的闡述了,黃金被美元擠下神壇,成為石油買賣的唯一結算方式,讓美國步入了經濟強國,從而擁有對抗世界的資本。
小老百姓以黃金作為裝飾品,是富足的表現,都說盛世收藏,亂世黃金,新中國成立69周年,戰爭的陰霾還殘留在老一輩人心中,所以黃金給他們帶來的是安全感,饑荒年代,能換來糧食的物件不多,黃金是其中之一。
合理看待黃金,能為小康生活增色不少,過分追求黃金,就會脫離原有的生活軌道,狼狽不堪。
黃金大了說,影響世界局勢,小了說促進生活和諧發展。所以平常心對待,切勿孤注一擲或露財露富,產生無妄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