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這本厚厚的書讀完了,這兩天每天讀20回,已經達到了我閱讀的極限。讀完紅樓夢,才是我研究它的開始。對它里面很多的細節想要搞清楚,但是卻無從查證,只能自己展開想象。無數的問題縈繞著我,為什么要這樣設計?比如沒有直接描寫林黛玉的外貌,出現甄賈兩個寶玉……
未閱讀之前對里面主要人物的印象,僅僅停留在大人的評論和觀看電視劇后的判斷。林黛玉是一個多愁善感、愛耍小脾氣的人。薛寶釵是一個富有心機、八面玲瓏的人,而王熙鳳則阿諛奉承、百般討好、見風使舵。這是小時候對這些人物的印象,而且很難改變。帶著這樣的印象,開啟了閱讀之旅。這個先入為主的印象深深影響了我閱讀時的判斷。其實讀完此書,這些人既有這樣的一面,但是他們又有另外一面。人往往有他的缺點優點,這樣的人才會豐滿,才是真實的人。
其實閱讀就是在一遍又一遍突破自我,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找到對人物的另一種印象。我記得蔣勛先生曾經說,開始的時候覺得賈瑞是一個很不好的一個色鬼,后來再讀就覺得賈瑞是一個很可憐的值得同情的人物。他為什么這樣做,有他的可悲之處。如果我們能夠一次又一次的去突破自我,在原有看法基礎上,重新找到一種新的角度的話,那么我們對自己的人生,對周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會產生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