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華鳳
記錄大臣:黃小薇
時間大臣:羅鑫
錄? ? ? 音: 黃小薇
參會人數:10人
地點:YY語音49761311房間
組長總結本周整體踐行情況。
王華鳳:流程是組長總結本周整體踐行情況,組員分享本周心得體會,教練答疑五分鐘。本周踐行得還不錯,都能保證八點前打卡完畢,希望大家堅持走完一百天。
組員分享本周心得體會。
余景山:非常高興感恩與大家相遇,期待這個檢視會也很久了,最近也比較忙,對班級里的消息也很少關注,跟大家說聲抱歉。與時間管理結緣是在一個公益群里認識天哥,能夠與大家一起同修是非常開心,非常感恩的事情,希望大家共同成長共同進步。早上起來可以更好的規劃時間,很多人都覺得這件事情需要堅持,我覺得自己最好能愛上早起,愛上時間管理。
黃小薇:大家好,我是黃小薇,來自廣西桂林,是一名國企員工兼職做微商,因為做微商以后自己變得很忙,所以踐行時間管理。早起習慣已養成,計劃要養成更多的好習慣。
寧小娟:聽到潘教練的聲音,精神為之一振。之前有堅持一段時間的早起,但是堅持不了多久,堅持十多天,與伙伴們一起堅持就會有動力,感受到團隊和群體學習的力量。這一段時間,我還堅持其他的,比如每天畫一張畫,連鎖反應,堅持一件事以后就能堅持另一件事,一件件的來,這兩天有朋友跟我反應說自己狀態很好,想一起參與早起,這是自己沒有想到的,說明現在的狀態很好,想更好的放心發展,然后很高興認識我們組的人,大家在一起多互動。
陳偉忠:大家好,很高興自己很與大家在一起學習,我90天的踐行目標第一個是早睡早起,這兩周的踐行情況是晚上十點半睡覺,早上五點半起床。跑步跑了八天55公里;第二個踐行目標是每天收聽時間管理100講,也做到了;第三個踐行目標是寫晨間日記,這兩周沒有做到;這周開始使用番茄鐘,使用了五個番茄鐘的時間。
南楠:為什么參加易效能是因為有一個好朋友上了線下課,感覺受益良多。自己是剛畢業一年,由于工作太穩定,自己呈現的狀態是沒有進步也沒有學習,自己覺得每天都是下班吃飽飯以后就開始看綜藝節目,很少看書,也很少看工作相關的書,提升自己,最不好的壞習慣是熬夜,所以朋友推薦自己上天使班,平時工作是9點上班,但是自己9點半才去,晚上一點半到兩點才睡,踐行時間管理兩周都是7點左右起床,很好的吃早餐,時間非常充裕,早上還可以看看書,每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感覺每天的狀態有很大的改變。覺得自己要改的是自己還是有熬夜的習慣,晚上一回家又不想加班,到晚上十點才開始加班一直加到晚上12點才睡覺。晨間日記是一直會寫,記錄得比較好。目標是一周鍛煉五次,兩周實踐下來,每周鍛煉了三次,五次比較困難,反正自己把早起和日記堅持下來,運動以后在加油。
王華鳳:早起是會自己醒了,運動一個星期四次,包括做很多事長期堅持就會很難,有些時候可能是沒有動力。
羅鑫:接觸易效能是稀里糊涂就參加了,因為做微商的老大是悉尼班的教練,跟我做了易效能的介紹,所以就報名了時間管理十堂課。易效能不光可以管理時間,還可以提升做事的效率和效能,增強內心的幸福感。現在說一下讀書,自己挺愛讀書的,自己也會買很多書,但是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好好讀書,覺得自己有太多的不懂的東西了,感覺自己越學習越無知,知識匱乏,極度需要充電和提升,還有表面上看到自己比較積極,脾氣特別好,很能忍,但是特別是對孩子,特別想發脾氣,還有對老人的面子,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比較混沌的過日子,現在可以靜下心讀書,每天能夠帶領孩子一起讀書。
阿月:因為一個朋友參加天使班一百天后發的一篇感想,征集一些小伙伴繼續踐行下一個一百天。100天目標是看20本書,每天的目標是快走40分鐘,寫晨間日記。原定目標是50本書,上星期進行每天拆封的時候發現50本書的量,踐行的時候有困難,后來就進行調整,修正為20本書,這樣可以更好的完成目標。
教練潘昱:
第一個嘉許,通過兩周的觀察,八組的家人非常積極,能量很高,每天都能堅持打卡,非常自律。
開始我們不需要做太多事情,給自己訂很多壓力性目標,但是只要我們開始之后,整個狀態會改變,會收獲越來越大。現在我們剛開始做周檢視會,要明確的是檢視不是檢討,沒有必要做太多負能量給自己否定的事情,我們只是做真是有效的一個對照和對標。例如,我們設定的目標是本周跑步三次,只跑了兩次,為什么只跑了兩次,我們要找出原因進行修正,而不是說沒有完成目標做得不好,然后評價,我們不是要求大家給評價而是要求做檢視對照分析原因找出合理的對策。
第二個嘉許,大家一開始用YY語音不大熟悉,而且也沒有準備,但是相比其它小組,我們能夠召開小組會。
第三個嘉許,有幾位同學們對自己狀態有反思,有前后的對照,例如羅鑫受老鄉影響過來踐行易效能時間管理,這個我也看到,真的是這方面有前后對比的時候,你會感覺有收獲,其實就是不斷給自己一個正能量的反饋,然后我們小組會分享的時候其實也是獲得一個正能量然后去給自己正反饋的過程,所以我們的小組會和班級會的分享非常非常重要,第一,是讓我們的交流更加有溫度;第二,讓我們持續的學習持續獲得正反饋,然后不斷的修正。大家知道火箭飛上月球97%的時候都是在做修正動作,只有3%的時候才是對準月球的,所以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斷的檢視,不斷的反思,不斷的對照,然后讓我們做得更好。在這個過程中,剛剛說的第一點就是不要把檢視做成檢討,這是我很大家分享的一個內容。
解答:剛才分享的南楠說到關于回到家不想加班的問題,平時也是9點起床,現在是7點起床,這個狀態非常好,這完全是由一個線下的生活模式轉為線上的一個生活模式,人的身體狀況會隨著你不良的作息,然后不斷的去改變,甚至是變差,如果一開始我們就養成非常良好的生活習慣,作息時間,我們的身體狀況一定非常好,因為你十點回到家還不想加班,是因為你身體狀況不允許,就算強行做了效率也會非常低,效果也不好,所以要管理的是精力,把精力管理好了效率就會高。之前我分享過一個例子,有一天我去徒步,從早上一直走到下午四點,徒步了二十多公里,結果我一個同事讓我回去加班,那時我已經累垮了,然后我開車回到單位,把所有要做的東西拿出來,然后就把鬧鐘調好三十分鐘開始睡覺,恢復精力后,本來預估2到3小時的工作,1個半小時完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精力管理是時間管理的基礎,只有你有良好的精力,時間才能管理得更好,精力和時間是直接相關的,如何獲得好的精力呢?首先早起是我們時間管理的第一個好習慣,所以我們要早起,為什么不是早睡呢,早起才是掌控一天的,會倒逼你早睡,如果晚睡不能堅持5-6點起床,可能堅持一天,但是無法長期堅持。早起也是符合養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早起的習慣,身體和精力都會特別好。同樣的睡眠時間,從9點睡到3點要比12點睡到6點要好,因為身體是在不同的時間段有不同的功能。早上五點起床寫晨間日記,可以梳理一天的工作,處理完以后對一天的工作有非常好的掌控,工作的效率會很高,那么早起之后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學習就可以去讀書,我第一個90天看了68本書,第二個90天讀了60本書,80%都是靠晨讀完成。5點到6點讀書,隔天去跑步,跑步時間是6點到7點,不跑步的時間用來讀書,跑步時思考,早上讀書要比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讀書要高效得多,收獲得多,安靜的時候讀書思維的碰撞,給你的思考,給你的靈感會更多,讀完書去跑步,思維思考比較慢,很多靈感會在運動時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