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丁書舍 ?圖/恩特訥踢
很不好意思,我篡改了高曉松老師這句經典名言,本人是曉松老師骨灰級粉絲,已“追”他好多年,可惜人家在“遠方”,我還在“茍且”。
寫這篇文章并沒有任何個人針對性,只是想談談我一本正經胡地說八道的觀點而已。個人覺得,沒有眼前的茍且,是不會有任何田野的!
親愛的編輯大人,請先別急著pia回我兒子,讓我兒子好好跟您說道說道、探討探討。
1.“茍且”新解:茍且不是“狗”切
茍:其實并不完全是個貶義詞字,絕不是像“茍且偷生”里一樣被亂潑污水。最早這個字不是這樣寫的,是這樣“茍”,讀音也完全不一樣,意思更是千差萬別。
①《廣韻》紀力切,音殛。急也;通亟。與茍異:也就是趕緊的的意思。
②《說文》草也,又誠也:其實是小草一樣卑微和本本分分的意思。
③《正韻》舉后切,音垢:就是污垢的意思。
還有很多,先列舉這三個意思。僅從古籍記載來看,茍一字并非一開始就是見不得光的意思,只是自古文人本就清高,非得弄個詞語來反襯自己的風高亮節,來個“狗”加個“切”,“茍且”就遭了殃。經過幾千年的“推波助瀾”,“茍且”就真變成了喪失德義、得過且過的代名詞。
今天,我要給這個詞一個新的注解:暫時誠誠懇懇、本本分分。
2.不要嘴上說田野,回頭怪茍且
說實在的,現在流行的這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到底是曉松老師說的還是一幫偽文藝青年說的?
老師的初衷明明是:孩兒們,你必須不止像“茍”(狗)一樣朝九晚五還要像雀(切)一樣風華絕代。
可是現在的猴崽子們倒好,自己不先好好守著自己的小良田跑去看世界,然后施施然說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我要去看世界。那我想問,“茍且”招你惹你了?看完世界回來之后怎么辦?抱著世界當大餅嗎?
現在不好好經營自己的小良田你怎么把一畝田變兩畝田?兩畝田變一百畝?難道看完世界你就能直接擁有一百畝田?我很不理解那些辭了工作說要去尋找“遠方的田野”的人,自己眼前的田都不好好把握,竟然要跑那么遠去遠方,還不知道啥時候能回來,也許這一來一回就是一輩子幾十年呢?
前段時間很火的《小森林》,看著是挺文藝很悠閑,可是僅憑自己種的那點菜和果子就能養活自己和家人?要買書和受教育怎么辦?拿幾棵白菜換嗎?所以,還是實際點,先好好守著自己的崗位,不喜歡可以跳槽,但不可以怪“茍且”,然后去退縮和自我欺騙。
3.誰說“茍為后義而先利”完全不可取?
或許你說為了那點利益喪失道義很可恥,可是我并沒有說不顧道義啊!只是一個先一個后而已,難道我被騙了一筆生意就一定得跟他當面談被騙的事而不能背后搶他的生意?難道我為了得到更高的價格先委屈自己親人兄弟的貨就叫喪失道義“茍且”可恥?難道我為了寫好文章先借鑒借鑒別人的方法就叫“后義先利”而“茍且”?
道義自在心中,暫時的“茍茍且且之本本分分老老實實”也并非不可,不然怎么從一只“茍”變成一只“雀”?誰不是從一開始微小地活著到偉大地活著?沒有暫時的“茍且”哪來的“遠方的田野”?
過分夸大遠方的田野而忘記自己身處的位置才是最茍且!因為你不僅做不到“不茍且”,也做不到“去遠方”,你只能一邊哀嘆這個好像被蹂躪了的現狀一邊妄想能一百八十變“成功”到達“遠方的田野”,這樣的你,有什么可值得怪“茍且”呢。
4.別把恥辱強加給“茍且”
其實生活中有太多懸崖峭壁, 深淵低谷,處于低勢的人難道就能輕易把“茍且”標榜在自己身上。
不要把“茍且”貼上浮夸和迷茫的標簽,也別把自暴自棄往自己身上攬,新時代的年輕人,不該總想著“葛優躺”、“寶強離”,負能量太多總有一天會吞噬你所有的精氣神,它會像一個吸人“精血”的魔鬼將你蠶食。
韓信能忍屠夫的“胯下之辱”,你怎么就不能忍暫時的“茍且”?如果自己承認自己蠅營狗茍、不思進取,那你就辜負了“茍且”這個老實的形容詞。人貴在有九品,把“茍且”加上,就是十品。別把“茍且”當恥辱,當鼓舞吧。
“茍”,我情愿各位能理解成“草”的意思,先像小草一樣,勤勤懇懇、本本分分;“茍且”,我情愿各位能善待這個詞,不要把它想得與雞鳴狗盜一樣絲毫不知廉恥,即使有再大的理想和抱負,也請先放下你那高姿態的遠方,先想想如何“茍且”好現在的這份事業和心血,不要輕易放棄眼前所有的努力去空想遠方。
若是活得辛苦,就請先好好“茍且”,善待“茍且”,“茍”出自己的一片天。
我是白丁,正在辛苦地“茍且”著的白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