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從事文具方面的平面設計,從一開始能得到這份工作的熱情,對自己的工作很是努力,慢慢在這個行業也做了五六年,越來越看不清自己前面的路在哪里,從一開始的膽怯,生怕做不好。在到對自己的作品很是滿意,在到后來的消極怠工,這二年深感信息快速發展,主題個性化發展飛速,一個不小心沒有跟上步伐,就會被甩到很遠,更不要說走在行業前段,這不僅僅要求對行業和客戶群體的深刻了解,更是要對信息化快速的解讀、認知。已經不是那個你做出好的設計,大家就會來認可你的產品。而是要了解客戶的需要,客戶體驗才是最重要的時代了。自認自己做的東西越來越大眾化,而且自己是那種習慣了一個東西就要一直用下去的人。所以萌生出想轉行,不想做設計了,自認為跟不上行業的節奏,看不清前面的路。也認為自己的年齡越來越大,怕沒有敏銳的觀察力,對行業流行的洞察力不夠,是個吃青春飯的活計,不能長久。寫到這里,好像原因都在自己,有點寫不下去了.............
偶爾一天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飯,說到他想換工作,工作不順心,工資待遇不高。在我看來,他其實都挺好的,說到他們公司招采購,工資待遇不錯,在我們看來采購員工作的內容其實很簡單,然后八卦了種種。有心的我第二天上招聘網站看了他們那個崗位的招聘要求。才發現其實不是那么回事,好像還挺不簡單的。其中有一條:開發新的供應商之類的。但是我是個不擅言談的人。總是怕說錯話的人,而且還后知后覺,所以很多時候怕說錯,就選擇不說,說的多錯的多。然后就關掉網頁,老實的工作去了。
當晚回去睡覺,就做了一個夢:自己鬼使神差的投了簡歷,還被通知去面試。面試因為有認識的人,就隨便聊了聊。開場都是很輕松。感覺就是走個過場,到談話結束,居然發給我幾張A4的白紙,讓我自己擬定一個和公司的勞動合同....................當場懵了。一早起床,整個人都不好了,為什么我會這樣。原本認為很簡單的工作,怎么會變成這樣。相信這個夢不是空穴來風,是自己真實的內心所想,才會出現這一幕。外在看來普通采購員也就是催催單,開發新的供應商,保證產品按時入庫等等。從來沒有深入想過,其實每一份工作都有他不簡單的地方。
仔細想想,自己萌生轉行的想法,是對自己的不自信選擇逃避的一種方式。
是我不在愛設計這個崗位了嗎,不是的。記得之前說過,每天上班可以做不同的工作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每天來上班都是從復的同樣幾件事情,估計自己更是崩潰。不能因為自己的力不從心而選擇逃避,各種說辭和借口都脫口而出。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就要與時俱進,不要還停留在是自己認為很美,大家認為很美就是好的作品。要快速接收新的事物,不要還停留在手機就是用來打電話發短信的想法。不要認為有困難就選擇換一條路走,其實每條路都是不簡單的。
每個工作都各有不同,每個崗位的人員都有自己的長處,不要只是看到別人工資高,認為別人的工作很簡單,我也可以。總是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好,不如別人的好等等。這幾天從新梳理自己的工作,認為自己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努力做好本職工工作,既然在做就要努力做好,及時吸收新的行業動態,做出有特色的設計。經常換換腦去思考,很多時候會有新的收獲。
(二)學習專業知識,一直抱怨現在的公司只有自己輸出,個人沒有得到任何輸入。這樣的情況,就算現在還年輕,還是會很快被淘汰。不要指望公司能給你帶來想要的專業的知識。公司本身開給你工資,就是讓你付出自己的技能或者勞動,這種抱怨是無畏的。想學習自己可以通過網絡,書本和網絡課程輸入。這樣即使有一天工作被年齡所限,相信這一天也可能來的晚一點。
(三)多讀書,讀好書,在這個信息飛速發展的時候,每天工作之余相信很多人都是在刷微博,微信。信息量太多,就算一天24小時不休,都看不過來把。我們要學會取舍,多讀書。之前看到過一篇文章上說,不知道應該看什么書,那就先泛讀,然后在精讀。也可以在自己興趣點入手。讀到自己心里,才能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在拿來用。
寫到這里,貌似轉行的念頭沒有了,因為發現目前為止也只有這份工作能維持自己經濟獨立,自己不具備其他工作強項的能力。每份工作都有不簡單的地方。唯有與時俱進,努力向前才能讓自己有更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