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筆下的雙眼井
“我多么想回到我出生的故鄉,摸一摸我念念不忘的家鄉的泥土……”,“只要雙眼井在,我就能找到童年的路,回家的路。”這是巴金筆下最喜歡的一口井——雙眼井。
雙眼井井面很大,青板、紅石板間雜鋪就,直徑約2到3米,對半剖開架上石橋,一口井才變為兩口,號稱“雙眼井”,可同時供兩人汲水。雙眼井水質清亮,十來米的水井一眼望去清澈見底。行人從雙眼井間的石橋上穿梭不息。
在成都你問正通順街很多人不曉得,但是你問“雙眼井”就都曉得。這口井一年四季水源豐盛,底部寬大,井面開闊。每到炎熱,正通順街周圍的住戶都喜歡在井邊乘涼、喝茶、吹殼子。偶爾從收音機里飄出《二泉映月》和《江湖水》,住戶們便立即鴉雀無聲,琴聲悠悠,安詳的欣賞著二胡悠長的旋律,微風習習,簡直就像天堂一樣。雙眼井的井水冬暖夏涼。夏日難耐,小伙子們都喜歡用雙眼井的井水沖涼,順便丟一個西瓜下去,泡在井里,沖完涼后,再拿上來吃時真真透心涼。冬日凍人,女人們用井水洗衣服,卻也不凍手,“一點都不刺手,真奇怪!”
正通順街雙眼井
雙眼井屬于老成都,是老成都的特有的記憶。
自從安了一個個的自來水樁樁,幾條街居民吃水就再也不用來井里汲水了。很久很久,附近的居民不再吃雙眼井的水了,井水也是有生命的,沒人來取水,水就不再生。久而久之,“雙眼井”終于閉上了它的眼睛。成為一口枯井。
當年激情浪漫的井臺,如今已為文物般寂寞冷清。
雙眼井文物保護圖片
也許會有人,沿著巴金筆下的蹤跡,順著巴金屋后的花園的痕跡,尋找著雙眼井,尋找著童年的足跡,尋找著年少時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