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感覺自己依然年輕,不管是已經人到中年,還是已步入老年。往事如昨,一朝之間,哪能就老去?可明明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叫我們叔叔,硬是將代溝畫得清晰明白。孩子們非得叫我們爺爺,將我們內心一直自樹的叔叔形象擊得粉碎。我們口頭上雖然說老了老了,但內心并不以為然,總是期待別人說,你還年輕呢!即使真的年齡老了,也很希望人家說說真實的謊言:你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太多了!所以只要有機會,我們還想和年輕人一樣蹦蹦跳跳,熬夜狂歡。
然而歲月真的不依不饒,不管你多么不愿意,她將各種皺紋,比如說抬頭紋、魚尾紋慢慢滿滿地刻上你的臉你的眼你的額。不管你怎么挽留,她讓你的皮膚失去光澤,讓你的肌肉失去彈性,讓你苗條健碩的身材變得臃腫。不管你如何保養,她讓各種疾病纏上你,甚至讓死亡威脅你。她讓你步履蹣跚,老態龍鐘。她讓你記憶衰退,反應遲緩。她悄然遁形,卻又無處不在。
我們常常喜歡聽到這樣的贊美:你真的一點都沒變!而事實上身體發生的悄然變化只有自己才知道,正如鞋穿在自己腳上,合不合適豈能不知?看起來也許容貌未變,但拿著過去的照片一比較,立即就能發現差別,那是歲月在用力。歲月已暮,容顏已衰,只是我們不愿承認自己老去,有時覺得心理上并不比以前蒼老,似乎無甚變化,比如我們還像年輕時一樣愛時髦,比如我們依然愛出風頭,比如我們依然喜歡游玩。事實上,也只有心理不受歲月的影響,身體再殘破,心理可以保持永遠年輕,歲月也奈何不了。所以有: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之說。即使蒼顏鶴發,一樣可以滿心童貞。甚至老有所為,建功立業。
中國歷史上有不少老驥伏櫪、功成名就的范例。姜子牙72歲起于渭水之濱,黃忠70歲力斬魏國名將夏侯淵,鄧艾66歲偷度陰平破蜀,王浚74歲平東吳,慕容垂66歲滅西燕。他們年紀雖大,但心雄萬夫,戰功赫赫,成就了千古美名。
最富有傳奇色彩的當屬戰國名將廉頗。辛棄疾有詞云: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廉頗一生征伐無數,戰功赫赫,以勇猛果敢而聞名于諸侯。趙惠文王時期,秦國屢次伐趙。廉頗多次擊敗秦軍。秦國無奈,只得把滅趙之策改為合縱講和。公元前283年,廉頗伐齊,攻取了陽晉;公元前279年,廉頗攻打齊國,破其一軍;公元前276年,廉頗攻魏,破防陵,安陽城;公元前269年,秦王發兵攻趙地幾,廉頗救幾,再破秦軍;公元前251年,燕國兵分兩路伐趙,被廉頗擊敗,他率軍直搗燕國首都薊。燕王為了解圍,只好割讓5座城邑給趙國;公元前245年,廉頗帶兵攻取了魏地繁陽。
然而,世事無常。廉頗伐魏的同一年,信任他的趙孝成王去世,其子趙悼襄王繼位。襄王聽信奸臣郭開讒言,派人取代了廉頗的位置。廉頗離趙投魏。這之后,趙國屢被秦國擊敗。于是趙王又想到了廉頗,派遣使者去見他。不想使者被郭開賄賂,廉頗不想失去報效祖國的機會,在使者面前一頓飯吃了一斗米,十斤肉,還披甲上馬,表示自己并未衰老。但使者回來向趙王報告說:“廉將軍雖然老了,但飯量還很好,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時就去了三趟廁所。”,趙王認為廉頗已老,決心不再啟用他。沒有老將廉頗的趙國,十幾年后,被秦國所滅。與白起、王翦、李牧并稱“戰國四大名將”的廉頗,老而彌堅,卻抱負不展,最終郁郁寡歡,死于楚國的壽春。時年八十五歲。
清朝抗法名將馮子材也是在七十高齡率軍出征,一戰成名的。1883年12月,法國侵略軍悍然向駐扎在北圻的中國軍隊發起進攻,中法戰爭正式開始。1884年3月,北寧失守,廣西提督黃桂蘭畏罪自殺。清政府啟用了熟悉邊情的老將馮子材。
李鴻章認為馮子材年紀太大,難以征戰,只給了他一個督辦高、雷,廉,瓊4府25州縣團練的名義。沒有實權和餉源的馮子材并未氣餒,他在幾個月間便組織成立了9個州縣的團練,其中他親自挑選和訓練的500名欽州練勇成為日后“萃軍”的骨干。
時清廷制定了“海上防守、陸路進攻”的戰略計劃,法國艦隊進攻臺灣、騷擾鎮海時,清軍也開始著手在越南北圻向法軍發起反擊。當時越南的陸戰戰場主要分為西線和東線:在西線戰場上,主要由滇軍和黑旗軍聯合進攻,奪取被法軍占領的宣光城;在東線戰場上,則是由桂軍負責進攻諒江和太原,隨后與西線清軍會師,聯手會攻北寧和河內的法軍。
張之洞任兩廣總督后,馮子材主動上書,要求率軍自欽州進入越南東北的廣安,海陽,開辟陸路第三戰場。張之洞非常贊同,當即命馮子材率軍開赴越南作戰。結果,馮子材取得鎮南關大捷和諒山大捷。失敗的消息加劇了法國人民對茹費理內閣的不滿,巴黎人民紛紛走上街頭,高呼打倒茹費理的口號,要求茹費理立刻下臺,“幾使巴黎鬧成革命”。法國的反對黨也乘機猛烈抨擊茹費理“是國家的蟊賊”,讓茹費理趕緊收拾鋪蓋滾蛋。1883年3月31日晚,在一片責罵聲中,茹費理內閣惶惶然如喪家之犬,轟然倒臺。一個老人擊垮了一個內閣!
其實,人都要老去,只是有些人心理防線被歲月摧毀,很快就老邁無為,如風中之燭,只等歲月席卷而去。而有些人卻始終保持心態年輕,在歲月的風霜中綻放美麗,優雅知性,甚至結合豐富的人生閱歷,干出經天緯地的事業。是否美人遲暮,完全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