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高曉松先生有一句著名的詩:這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成長的路上,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汲取新鮮知識,不斷地更新教育理念,才會充實自己的教育思想,才會讓自己的教育之路走向詩和遠方。
? ? ? 讓知識的泉水涓流不息, 讓希望的種子吐露新芽, 讓思想的大樹開花結果, 讓人生的蝴蝶破繭而出。讓我們的每個學生都能擁有一個幸福而有意義的童年,以此為他們幸福而有意義的一生創造良好的基礎。”這,就是作為教育人的我們要勉力追尋的詩意與遠方。
? ? ? 而一名優秀教師的成長不僅有豐厚的學識,更需要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方能使自我知識淵博、觀察敏銳、充滿自信,永葆教育智慧之活水永不干涸。這是我在5月26日——5月29日,參加全市農村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培訓的深刻感悟。
? ? 本次活動為期四天,我有幸參加了整個活動的全過程,聆聽了來自酒泉市專家團隊名師們的講座,特別是觀摩了他們的現場示范課,以及專家團隊成員與老師們一起研討交流時字字珠璣的發言都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 五位專家把自己多年來總結出來的教育經驗毫不保留地分享給了我們。專家們的諄諄教誨,溫潤著我們的心靈。每一場講座 ,每一節課,每一個細微之處,每一個理念,每一個鮮活的案例,每一次的交流互動都無不凝聚著專家們長期堅守課堂的辛勤付出。對老師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他們之所以能夠給予智慧的解答,得益于出他們在教學研究中堅持不斷鉆研,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嚴謹治學的精神,才會有今天如此精彩的呈現。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 ? 我想在每一位優秀專家的成長背后都有著鮮為人知的故事。當我們看到他們在課堂上鎮定自若、行云流水般的表現,看到他們優雅自如、隨機應變的課堂駕馭能力,不禁被深深的折服了。而在這精彩的背后里蘊含著他們多少個日日夜夜的付出,離不開他們對文本的細細研讀,對教材的深入挖掘,對教學環節的不斷揣摩,對學情的認知和對教學目標的準確把握,沒有這樣的實踐探索,怎會呈現今天別樣的課堂?怎會有“專家” “名師”這樣的稱謂?他們真正無愧于這樣的稱號!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與專家相遇,我們開闊了視野,提高了水平;與同伴相遇,交流碰撞,我們收獲著學習的快樂;與自己相遇,我們不斷覺察,深入反思,感受著成長的蛻變。與名師面對面的交流,讓我們再次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找到了自己與名師的差距,也明確了自己前行的方向。
? ? 記得在李珂老師的課上引出了“工匠精神”一詞,百度詞條里對工匠精神是這樣解釋的:“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極致的態度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工匠精神的目標是打造本行業最優質的產品,其他同行無法匹敵的卓越產品。概括起來,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至此也讓我想到了各位專家們身上所體現出的對教學內容的精雕細琢,對教學環節的精益求精,對教學過程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對教育執著熱愛的情懷,潤物細無聲般地感染著每一位在場的老師。
? ? 短暫的培訓活動結束了,但我們的學習永遠都在路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鄉村教育的路上,我們將以此為動力,以名師為榜樣,以工匠精神為引領,在鄉村教育的這片熱土上尋找屬于自己的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