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有意向畫意攝影(高感光大顆粒、失焦)靠攏,實在是僅僅肉眼可辨的照度下,機器和我都到了極限,且依靠了后期補光。
清晨
遇見阿貓之前,先遇見了阿花
還有阿狗。前面的小黑頗有幾分頹廢詩人的憂郁氣質
然后就是阿貓了。注意第二顆腦袋,絕對是我在電腦上倒照片時才發現的。不得不說,貓比狗難拍,重新構圖都要如履薄冰,你一動,它早就動了,于是一切歸零
后來到了晚上,夜幕降臨,大院門口一個小姑娘在喂貓。我問是不是她的貓,她說不是,最后她同意我拍照
這是個樓的拐角,光線的死區。貓又總喜歡躲在暗處,靠過往汽車的大燈,才勉強窺見全貌
小姑娘說,這一只比較兇,還撓過她,我問有沒有打針,她搖搖頭外星人一樣看著我。圖上是她從灌木叢里把貓掏回來后,教育它吃飯的時候不要到處亂跑
她告訴我說,今年11歲,上五年級,我說哪有,你太小了,她馬上說10歲
真的很喜歡這一幕。不多說了,文字顯得多余。
挺欣慰的是,在幾乎完全漆黑的情況下,竟還能本能的去構圖。當時是H25600的高感和最大光圈F2.8,快門是1/30秒,已經低過安全快門
后來小姑娘說我可以靠得近一些跟它們玩。話音沒落它們就湊上來了。這下尷尬了,我的鏡頭最近對焦是一米…盡管如此,鏡頭還是描寫出了花貓的眼神光,那是在滿世界粗顆粒和景深范圍之外的一點閃亮,一如我們午夜夢回時的無意識高光
看得出來,她還是最愛白這只白貓,也最愛穿白裙子
最后放一張早晨的,以便大家恢復一下正常視力。之前曾經有人問我,什么樣的女人最有魅力,我說貓一樣的女人;理由則是——安靜,獨立,有時粘人,有時撓人
中午時之所以拍下這張,是因為它經歷時光之后依然穩健的色彩,和堅定的筆觸,還有就是把“Y”獨置一區的整體結構,這顯然是表達了某種心聲和權重。那之所以又把這張放在最后這里,是想獻給前面那位白裙子小姑娘和她的貓,以及曾經問我問題的人…千萬不要問我這三個縮略字母是什么意思,阿門
這幾乎是我碰見過的最糟糕的環境照度,以致不得不后期補光才略見端倪,但同時這也是遇見過的最美好的遇見(之一)。
當時的情況,對焦是完全不可能的,因為取景器里一片漆黑,只有半按快門時,感光度才提亮,也只能用來大致構圖。
于是我使用了“半徑對焦法”(發明版權為我獨有哈):目測貓的距離,然后轉向光亮處某一個等距物對焦,最后轉身拍攝。
這辦法大體行得通,當景深足夠的時候。可我當時已經是最大光圈,所以就有了上面這一組模糊,可每張照片竟占了6M的空間。
煽情的文字就不寫了,如果畫面沒有表達出來,說再多也沒用(其實是因為我不會)。
? ———用這一生的影,追尋來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