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著老師學習了pet的兩大原則:不一致原則和問題歸屬原則。 不同的人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對孩子的接納都是不一樣的,自我環境和他人這三個因素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接納線,允許自己對孩子前后接納的程度不一樣,因為父母是人不是神,只要你是真實的,孩子是會很敏銳的感知到環境的變化的,并在這個過程中學會靈活。即使接納度、包容度再大的父母,也不可能接納孩子的一切行為,對孩子百依百順,全部接納,那這其中必定有大量的虛假接納,這個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當出現父母接納程度不一致時要用到問題歸屬原則:誰有情緒,誰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誰就擁有問題,誰的問題誰負責,誰的情緒誰負責。
早上喊小家伙起床是非常需要耐心的,放她喜歡的歌撓癢癢等,已經比以前好了很多,但還是會哭鬧一會,爸爸如果沒早走看見就會開始對我不滿并數落她,但我覺得相比之前她已經有很大的進步,所以這個事情我們倆的接納程度是不一樣的,他有情緒他的情緒他來處理。今后育兒的路上還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只有不停的學習才能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