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論依據:《金匱要略》
列位看官,如果給你一個詞叫做“腰疼”,你最先聯想到的會是什么?筆者以為,“腎虛”兩個字,可能會較早地浮現在你腦海中。沒錯,腎虛所致腰痛,這的確源于祖國傳統醫學的認識。
不過,請你千萬記得,腰疼并非完全源于腎虛。醫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里記載了腰疼的另外一個因素,叫做“腎著”。而腎著這個病所致的腰痛,在今天是越來越多了。
何以謂“著”?著者,寒濕之邪凝滯也。且看仲景對腎著一病的描述——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里濕冷,久而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后世醫家經過臨床總結,道出腎著所致腰痛的特點:
1,痛處非只某一處,而是一大片;
2,腰部沒有刺痛感,而是酸痛和鈍痛,且有下墜之感;
3,腰部自感有涼風在吹,需得熱敷才能緩解;
4,腰痛在經歷了適當活動后會有所緩解,但是如果長時間靜止不動,病情又會加重。
列位看官,如果你的腰痛符合上面這四點,哪怕是符合其中三點,就要考慮是不是腎著所致腰痛了,就不要一個勁兒喊自己腎虛了。
如何改善呢?今日,我們為你推薦一個小方法,對改善病情有一定效果:準備宣木瓜10克,炒白術5克,干姜5克,將藥物磨粗末放在紗布包中,入水杯,用開水浸泡10分鐘后飲用。每日一劑,可以反復加熱水。
此方為什么有效?正如前文所說,腎著之病,源于寒濕之邪凝滯。所以,散寒除濕是治療的有效途徑。其中的宣木瓜,性溫,歸肝脾二經,能和胃化濕、平肝舒筋,乃是治療筋骨疼痛的要藥。用在這里是恰當的。尤其是它性偏溫,所以對于感受寒邪的腎著患者來說很及時。那白術被炒過之后,燥濕健脾之功更強。它的加入能健脾、補土。常言道“水來土掩”。健脾才能利濕,這是以土治水之法。再說那干姜,不但能散寒,還能散濕。尤其是它散濕這一點,幾乎被人遺忘了。其實,《說文》里早就說得明白:“姜,御濕之菜也”。可見,用干姜是十分恰當的。
這個小方法性偏溫,愛上火的人、陰虛發熱的人不要用。可以說,它對于腎著腰痛有不錯的調理作用。夏季,空氣潮濕,室內多用空調,寒濕二邪并至,使得腎著之疾愈發多見。如果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利用上面這個小方法,可以起到不錯的調理作用。
【本文由 “康源名醫匯” 發布,2017年0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