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個傳統的中國人,我曾一度認為藝術就是一種上不得臺面的東西。沒有人類就沒有藝術。 ? ? ? ? ? ? ? ? ? ? ? ? ? ? ? ? ? ? 作為一位憤青,我曾非常討厭藝術,因為它引導人們死于安樂,是慢性毒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為一名學生,藝術在我看來又是耽誤學習的攔路虎。真是誤國誤民啊!
? ?有一次,我與朋友出去游玩,路上堵了,我便與他談起此事。朋友一臉鄙視的望著我,“虧你還一直自詡為讀書人呢!讀書便不是藝術了嗎?”
? ?我明白了,其實我挺笨的,自己追求這么多年的東西竟不明其本質。
?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把藝術做到了同時代的巔峰,無論是衣食住行,衣有絲綢云錦,食有川魯粵齊,住有圓明園,行有畫舫。而說到讀書就不要太多,先人讀書識字不過是為了記錄過去傳遞文明,而越往后就可以發現,書中的藝術成分變多了,就說文言文吧,通篇不過三百多個字,但用白話文一翻譯就變成了原來的倆倍,更別提還要再加上文字上的潤飾了,由簡到繁并不是壞事,相反,通過文字潤飾,文章變得通俗易懂,而藝術正是如此。不接地氣的藝術不是藝術,是裝逼。
? ?每一件事物的存在必有其意義。
? ?沒有人類就沒有藝術,而沒有藝術,就沒有人類的未來。藝術是與文明并肩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