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將發展成為下一個金山,這是在天澤奧萊時代售樓部工作人員一直在給購房者傳遞的信息,從地理位置來說,這里接壤南北兩大福州城區,而且土地勢平坦,面積廣闊,不像旗山、荊溪、貴安等地塊,受地理位置的影響,發展受限。因此吸引各大品牌開發商到此駐扎,天澤奧萊時代房價也被開發商提前預支,目前已經賣出來一萬五一個平方,是同時期樓盤開盤中漲幅最快的樓盤。
這個時代只有一種商品在漲,那就是房產。按理說在市場經濟時代,有漲必有跌才符合市場的規律,但房產顯然是凌駕于之上的。
房價沒有漲得這么瘋狂的。每一次政府的調控恰恰是為更大的瘋狂做準備。我們期望用十年的速度剛上發達國家幾十年的房價漲幅。
開發商好象是在競爭,但其實是建立了一個價格同盟,作為房產這樣剛需的商品,當你準備購房基本就沒得選擇,地段高的房價促成了地點低的。被市中心三萬的房價教育,到郊區發現15000好便宜。不知不覺的就買了。
要讓房子好賣,房價必須漲,哪怕是一時賣不出去捂著,也從來不會有賤賣的現象出現,如果萬一沒撐到春天的到來,給更大的開發商接盤,買房者教育一段時間后自然會回到購房的大軍中,這便是開發商的智慧。
“買了總不會虧”這是很多購房者自我安慰的心聲,面對不斷高啟的房價,面對錯失的一次次機會,未結的購房問題會讓你一次次的從猶豫、等待到最后的屈服。售樓部里始終在制造一種緊張的購房氛圍,作為售樓部的先生小姐們也許是底氣最十足的銷售員,看你沒買的意思,馬上換了臉色服務他人去了。這里沒有菜市的討價還價,更沒有家電場上的買一件家電帶出無數的贈品,還有銷售員不厭其煩的為您跑前跑后。促銷打折在很多商品中隨處可見,唯獨在樓市沒有,原因很簡單,房價只漲不跌。
10年來,等著房價跌的,都成為無房一族,準確的說是在大城市還沒有寫上自己名字的窩。其實,很多人都明白,真到跌時,他們會買嗎?
咬緊牙關買了一套房子的,你會發現開頭的時候很糾結,后面越來越輕松,因為房價在漲。正所謂投了錢,這件事就和我有了關系。如果我有了房子也巴不得房價天天漲,證明我投資英明,我的資產在增值。
確實,當在大城市有了一套房子,這輩子都有房子住,道理很簡單,房價再怎么漲,你都可以選擇換房置業。
當然你不想在大城市呆了,或者出國定居,房子賣了,還是一筆不錯的養老金。
房價甚至還可以支撐起一家企業的生存命運。很多企業的規模發展可能現金流變少了,但固定的資產卻變多了。因為這些企業主很明白,保存資產的方式就是買地購房。京東財報年年虧損,但大部分資金用于中心城市貨倉的建設,讓他的固定資產體量越來越大,這樣大量的資本還是愿意往里投,當你的體量占據了足夠大的市場份額時,爆發式的盈利能力就來了。
正處在低迷期的搜狐,有一個屬于自己資產搜狐大廈,有這樣的物業就可以保證他不倒。
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一套房產拯救一家企業的案例太多了。
在房價瘋漲的十年,大家基本都是這樣做的。一些老城區的房子換手率很高,一些好像沒人住的新城,隨著一些大廣場的開業,一下子熱鬧起來。隨之而來的是這邊的房價又漲了。
支撐房價上漲的因數主要是什么?人!人!人!
小城市的房價上不去,因為年輕人都跑到大城市去了,他們在工作的時候需要租房,在結婚的時候需要買房,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考慮回到家鄉。
每年的畢業生數量總是不斷地刷新歷史記錄。現在二胎政策的執行,最少帶動人口穩步發展20年。無數國家的發展經驗表明,只要人口不下滑,經濟就不會倒退。
因為房子的這種特性,在高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中,始終處在一種增量房的狀態中。起碼說在我們這兩代人,房子是建不完的。
手上現金充足的人可以選擇市中心首付高的二手房,如果錢不多只能跟著房產開發的路線走了。北京都開發到七環以外了,被逼出的環線,是一個個購房者無奈的選擇。
中國古話:安居樂業!還有一句古話:人要往高處走。所以這房子還是要有的,問題是,我能在福州的幾環買房呢?
當我寫購房筆記1時,那時茶亭的一處樓盤打出158888元/M2的巨大條幅廣告,我心想:看來房子確實是不好賣了,這樣的價格看誰會買?
現在寫購房筆記2時,連三環外的南通都賣到一萬五了,二環邊上,現在算市中心的世茂璀璨天城,因為是難得的百畝大盤,3.2萬以上的開盤竟然大賣。
了解到身邊的一個朋友已經連續買了三套房子,第一套房子做決定的猶豫時間是最長的,當時的想法是能一次性就不要做按揭;第二套房子看中的是使用面積大和自己居住,用的是按揭,基本付完首付就基本沒錢了。
第三套房子的決定完全就是一個電話的事情,因為手上剛好又有了一筆首付的錢。
朋友的購房經歷我覺得代表著目前很多的購房者,當他從購買的第一套房子中體會到房價瘋漲帶來的喜悅與成就感、幸福感時,就很容易把買房當成是一種投資,而不是我一輩子的窩。大家知道,房產在2015年經歷了一段低迷期,2016年初因為不限購政策的出臺,讓房產的交易突飛猛進,開發商都是用預售加開盤的方式來銷售房子的,一下看到房子供不應求,坐地漲價是家常便飯。
在目前周邊配套還沒有的地方買房,多數是朋友這樣的購房者。他們已經嘗到了甜頭,而且已經會研究房價的走勢了。
房價如此高歌猛進,不知道目前福州市中心的三萬會不會成為不久郊區房的起步價。這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