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
童僖
? 在古令居舊址、今六龍聚匯的神奇之地塘土灣,有一家小院,小有點別致,卻像所有柴米人家一樣,童家也傳來了噩耗,我的大嫂于昨晚(2023年11月22日)晚八時仙逝,享年80歲。
? 大嫂姓郭名存蓮,1944年生于永登縣岔口驛鄉栗家莊村(今屬天??h管轄)。
? 大嫂是一個勇敢堅強的女性且充滿愛和奉獻的人。
? 大嫂是我兩姨姐,她是我四姨娘的三女兒。她和大哥是姑舅親結婚。
? 大嫂姊妹四人,她是老三,哥弟七人,兄弟姐妹共十一人。哥郭存義、郭存新、郭存功,弟郭存文、郭存良、郭存讓、郭存孝。
? 1961年3月,我父親因病不幸離世,那年我才三歲多一點。母親為了家計生活,央求姐姐把她的女兒許配我大哥給她作兒媳婦,同年10月,我大哥用四十元聘禮將17歲的大嫂娶進了我們童家門。
? 我清楚的記得大嫂剛來我們家時還多次背我去永登姐姐家或轉親戚哩。
? 我自幼有叔嫂情節,我們村子里大多數小叔子都不到嫂子家走動的,可我卻因為嫂子們個個對我特別好的緣故,我對嫂子們都很尊重和親敬。
? 二嫂娘家是武勝驛石門峴的,1964年,二哥160元彩禮將18歲的二嫂娶進了我們家。后來因為二嫂回娘家不方便,上高中的我借生產隊的毛驢,趕上毛驢車送二嫂回娘家(二哥是老師不能耽誤孩子們的學習),除了到嫂子的爹媽家看望老人們外,到嫂子的俞家姨娘家也順道看望了她老人家,以致后來多次到二嫂娘家看望二嫂的家人和親戚。
? 大嫂和三嫂是岔口驛的人,那就更不用說了。
? 因為大嫂和三嫂娘家都是岔口驛的 ,那我就更有針對性的親近感了:
——我的奶奶是岔口驛的鐵家,我父親的舅舅家、外家在岔口驛。
爺爺在岔口驛教過書。
父親在岔口驛當過鄉長。母親的姐姐在岔口驛栗家莊(大嫂的娘家),我常去看望姨娘(大嫂的母親),順路去三嫂家看望三嫂的父母(岔口驛街,我爹當過鄉長的地方、爺爺教過書的地方)。
? 大嫂的吃苦精神和針線茶飯都很優秀,我也特別喜歡她做的飯菜和饃饃。
? 她在生產隊里割麥子是一流的,當年身懷侄女建秀都快分娩了都還一天割二十多個落落子,我使盡了吃奶的力氣的最高紀錄是十個落落子,一個大小伙子一天割十個,她一個大肚子婦女要割二十幾個落落子,我不禁感嘆,我大嫂子真厲害,我咋就這么沒出息呢?
? 生產隊每年決算,她掙得工分總也是前幾名。
? 1974年元月,我高中剛畢業的第一年,因為我是我們隊里的第一個高中畢業生,隊里決算時讓我參加打算盤“軋工分”的活動,最后我驚奇的發現,我大嫂是隊里掙工分最多的人,回家我給我媽說:“媽,我大嫂是冠軍。”我媽有點疑惑的問我:“撒(啥)冠軍呀?”我解釋說:“我大嫂掙得工分最多,是全隊第一名?!蔽覌屨f,“那是當然的,多會都是這樣的,以前是你四嬸厲害,后來就是你大嫂子了?!?/p>
? 后來母親回憶說,你大嫂子娶進來后我就松活點了,可我們又要打新莊子(土打莊墻)、蓋新房子了,你大嫂子跟我吃了不少的苦。我知道,我媽和我三嬸都沒了丈夫,1963年在二爸的帶領下在老院子的右后側要打新莊子(土打莊墻),一連三個莊子,幾個娃娃們,只有一個兒媳婦,就是我大嫂,翻土上土(往墻上用鐵掀丟土),還要和母親一起做飯,生活困難時期要蓋新房子,很是不容易,那時候村里人也不幫忙 ,二爸率領我母親妯娌三個和大嫂以及我大哥、二哥、童偉哥、大夫哥打莊墻,蓋房子,硬是讓我們住上了新房子,后來我想,在三年困難時期剛剛好轉的那個時候,隊里的人們都不幫工的年代,我們三家住上了新房子,真是難以想象的啊!
? 我媽說,你大嫂子吃了苦了。
? 時過境遷,當年的新院子成了老院子。
? 我在老院子里生活了十七年,老院子有我兒時的記憶,它承載著我青春的夢想,我曾在老院子里大聲的誦讀、吟唱、挑燈夜下,老院子里有我的歡樂和收獲,有我的生活和情感。
? 大嫂從17歲來到我家,打莊墻蓋房子,在她修建的新房子、到老院子生活了63年,她的一生奉獻給了老院子,她的兒子孫子重孫輩都圍繞這個老院子樂享年華,進取升遷,婚禮祝壽,喜宴聚會……如今她的歸宿也在這個老院子。
? 大哥雖然是小學文化,可他當時擔任生產隊的會記,運動來了的時候,工作組的組長認為他一個娃娃家,嚇唬一下就會交代問題,把他圈在生產隊的辦公室不讓回家,不交代就不讓回家,母親害怕大哥想不通出問題,黑天半夜偷偷守護在那里,大嫂也是同樣擔心害怕(因為之前核實產量的時候同村的馬和尚就被逼上吊自殺了)。
? 自從那次迫害之后,大哥的心情也發生了變化,以致后來說話辦事都有點急躁或情緒不安。
? 最后工作組硬是要讓大哥退賠,說是他們偷吃油餅子了,大哥又氣又急得哭泣不已。媽說,娃呀,這干部當不得,趕緊算算了。
? 大嫂也是贊成媽的話。大哥辭去了會記當起了社員。
? 二嫂進門后,媽讓大哥分了家,別人家都是老二媳婦進門,老大出門(另立門戶或另起鍋灶),可我母親認為大嫂進門打莊子(土打莊墻)蓋房子吃了苦,她便決定,老大住老宅,他和小的們蓋新房另出去。
? 我三哥結婚了,母親讓二哥住老院子,她跟隨三哥蓋新房,我考上了學,有了工作,我媽高興的不得了,再不用跟我蓋新房子了。
? 村里人和叔叔們都問我媽,“大嫂子你咋和別人不一樣,他們都是老二結婚老大出,老三結婚老二出,你咋跟上小的出去,不是多蓋幾次房子嗎?”我媽說,“我這不是多會兒都是住新房子”,其實我知道我媽心疼困難時期的大嫂來到這個家里吃了很多苦。
? 我每年大年初一或給大嫂拜年時都要給她磕頭,我都退休了仍然如此,我今年已經68歲了,還是都給嫂子們磕頭拜年哩,大嫂六十一歲、七十三歲時侄兒侄女們給大嫂結本年時,我都要先給大嫂磕個頭后,再讓侄兒侄女侄媳婦以及孫子們才開始磕頭行禮。
? 大嫂對我們家是有恩的,她在我父親四十四歲去世,母親天塌了一半的時候來到我家,幫母親隨大哥輔助我們家度過困難時期,是我心中的親人。
? 自從我參加工作后,我總覺得我們弟兄四個,二哥、三哥辦企業,搞流通,生活境況好一點,大哥雖然當過會記隊長,后來使馬車,包產到戶后,自己小馬車搞副業,吃的苦多,收入卻不多,我二哥、三哥和我都很關心體貼大哥和大嫂,我也特別對大嫂格外關心一點,盡管侄兒侄女們都很有孝心,我卻對大嫂就是有點特別的心意,就憑我小時候大嫂背我的那點情誼和記憶。
? 每次回家,大嫂的面片是我的最愛,偶爾大嫂按照村里的習俗搟一頓長面,大哥就嘟囔嘟囔的說開了,他愛吃面片子,你難道不知道?大嫂就辯解說長面是預示著常來常往的意思呀!可大哥不管大嫂怎樣解釋,就是堅持,只要老四來,你就做面片給他吃。
? 大嫂的面片可香了,蔥花,蔬菜,洋芋,特別是困難時期的酸菜素面片也非常香,她蒸的饃饃灰稍有點出頭的我就最愛吃了。
? 就在幾天前,她八十歲的人了,還去西川把承包地的冬水澆灌了,淹了一缸酸菜,給孫子做了好吃的,準備帶到城里去……
? 因為鄉村、老院子有我揮之不去的童年記憶,更有著與一般同齡人不一樣的情懷,是的,我曾經徜徉在天地大自然中,深深的感到,家里,老院子的花草樹木皆有情,雞豬貓狗都有意。在我看來,最慷慨的是大地,最寬容的是大自然。在父母鍋碗瓢盆的慈愛中,在鄉里鄉親迎婚嫁娶的習俗里,感知了鄉村展現出的那些最溫馨、最豐富、最親切的濃濃煙火味道。
? 大嫂一生的方方面面給我的影響和關愛是這些最溫馨最豐富最親切的濃濃煙火味道中最深刻的,我的家鄉情懷里有她許許多多的影子。
? 大嫂的生活點滴,習慣作風,以及愛好,和鄰居家的家長里短,與村子里的村風傳承共同組成了鄉村歷史的碎片,也是這大千世界的一粒塵土,是歷史長河中泛起的一朵朵浪花,都是我值得珍視和記憶的。
? ? 悼大嫂
忽然一暈赴他鄉,
挾雪悲風痛斷腸。
艱苦備嘗飛紙火,
人生斯世葉飄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