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風兒也是非常喧囂呢,愈加放肆的溫度讓人只想宅在家里刷劇,但是!你會錯過好多值得看的藝術展~來來來,穿上秋褲跟萃花去看展覽啦!
北京
中國美術館國際交流展系列: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典藏精品展
時間:2017.10.24 - 2017.12.17
展館:中國美術館、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
地點: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一號
一句話看展:戰斗民族的藝術show,就問你怕不怕?
正值中國和白俄羅斯建交25周年之際,白俄國家美術館在中國展出,從19世紀—20世紀初優秀的俄羅斯藝術家作品開始,展出克拉姆斯科伊、列賓、希什金、列維坦、馬科夫斯基、涅斯捷羅夫、庫斯拖季耶夫、謝羅夫等藝術大家作品。
>>>展前預習點這里 【原創】俄航不可怕,就怕戰斗民族來畫畫(文末有驚喜)
張仃百年誕辰紀念展
時間:2017.10.15 - 2017.11.10
展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地點:北京清華大學校內光華路
一句話看展:老藝術家不古板,漫畫動畫手到擒來。
2017年是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杰出的革命文藝家、藝術教育家張仃先生誕辰100周年。
本次展覽將展出張仃先生70余年藝術人生中的歷史照片以及漫畫、年畫、宣傳畫、工藝美術、電影動畫、藝術設計、裝飾畫、壁畫、彩墨畫、焦墨山水畫、書法等作品300余件。
全面呈現了張仃一生為中國革命和文藝事業做出的杰出成就和貢獻,回望張仃獻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遠境界,展示他的創新精神和人格魅力。
以此向張仃百年誕辰致以敬意。
上海
“藝術,為生活添彩”2017上海藝博會
時間:2017.11.2 - 2017.11.05
展館:上海世博展覽館
地址:上海市浦東國展路1099號
一句話看展:錯過本期,下期要等明年!
2017年上海藝博會整個展會面積將達25000平方米,共設不同規格的展位193個,在規模上繼續領先亞洲各大藝博會,屆時將有數千件國畫、油畫、雕塑、版畫、影像、裝置、陶瓷等藝術品參與交易,簡直是一場龐大的視覺盛宴!
“尋脈造山——寶龍美術館開館展”
時間:2017.11.18 - 2018.04.17
展館:上海寶龍美術館
地址:上海市閔行區漕寶路3055號
一句話看展:八十多位藝術家一同展現東方美學的魅力。
探尋東方藝術文脈,是上海寶龍美術館學術定位的核心所在,要打造一條與西方藝術不同的東方美學之路,避免過熱的國際大展模式。
開館展包括有林風眠、常玉、關良、吳大羽、丁雄泉、趙無極等15位中國現代藝術先驅前輩的畫作;還邀請了從30年代到90年代生人的橫跨一個甲子的藝術家如丁立人、夏陽、尚揚、周春芽、劉進安、曾梵志、劉煒及郝量、張目達、陳量、董琳等。
八十余位藝術家的三百余件作品涵蓋了繪畫、書寫藝術、雕塑、建筑、園林、影像以及戲曲、琴等古今各藝術形態。
“百年交響”上海外灘百年歷史變遷油畫作品展
時間:2017.10.31 - 2017.11.15
展館:劉海栗美術館3-4號廳
地址:上海市長寧區延安西路1609號
一句話看展:去過很多次的外灘,依然少有人知的外灘歷史。
作為上海百年以來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標和象征,外灘匯集了二十余幢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不同國家的建筑,被稱謂萬國建筑博覽群,具有十分鮮明的特色和極高的美學價值。
外灘建筑物的發展演變,記錄著上海開埠后,人們生存、奮斗、發展的歷史。
外灘的萬國建筑有著各自特色,放在一起卻協調非常,它們的出現寓意了上海海納百川的熔爐特征。對外灘建筑群而言,還有其自身的藝術、文化、歷史等多重價值。
香港
鶴舞百鳴—白鶴·何百明書畫精品展
時間:2017.10.31 - 2017.11.03
地址:中環域多利皇后街9號中商大廈2樓
一句話看展:“二十一世紀的王羲之”和當代知名藝術家的作品精選!
白鶴,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曾在日本多地辦過書法個展,被日本書法界稱為“中國二十一世紀的王羲之”、“天下行書第一人”,他創作嚴謹,是真正意義上的四體皆能書法家。
何百明,中國當代美術家,作品曾先后入選《祖國當代名家書畫集》、《中國藝術大家》等,擅長工筆花鳥,融匯現代繪畫方式和技巧,畫風清麗,極具藝術感染性。
綿亙萬里:世界遺產絲綢之路
時間:2017.11.29 - 2018.03.05
展館:香港歷史博物館
地址: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
一句話看展:最近距離感受歷史上的絲綢之路!
本次展覽將展出山西、河南、甘肅、新疆四省的文物逾160件,以及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文物逾50件,涵蓋玉器、絲織品、三彩胡人俑、金銀器、青銅器及大型壁畫等,通過三國的藏品,來具現絲綢之路的歷史和文化。
廣州
穆夏:歐洲新藝術運動瑰寶
時間:2017.11.25 - 2018.03.15
展館:廣東省博物館
地址:廣州天河區珠江新城珠江東路2號(冼村路口)
一句話看展:捷克的國寶級作品第二次出國來到了廣州!
捷克畫家穆夏(Alphonse Maria Mucha)是捷克最重要的畫家與裝飾藝術家之一,涉足繪畫、雕塑、家具、教堂壁畫、珠寶首飾等藝術領域的創作與設計工作,曾經被法國政府授予騎士榮譽勛章。
本次展出他的繪畫作品,涵蓋「花」系列、「藝術」系列等,以及捷克新藝術運動時期的雕塑、家具、玻璃和金屬工藝品等,共計298件,呈現極致唯美的新藝術裝飾風格。
成都
2017“文軒·新象”:與何多苓同行
時間:2017.10.28 - 2017.11.14
展館:文軒美術館
地址:雙流縣高新區天府大道中段177號(近新會展中心)
一句話看展:藝術也有代溝,幾代人交流碰撞。
何多苓親言:如今代溝已經不是以兩代人——父輩和晚輩劃分,而是以十年為一代了。
在這個展覽上,觀眾可以看到以十年為一代劃分的五代人的作品;策展團隊在遴選這些作品時,刻意不以自己的視角加以剪裁,而是讓每一代畫家展示他們自己的面貌,在這面貌后是一群人、一個人的思維、感情、好惡和技藝的體現。
臺北
大英博物館藏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
時間:2017.11.14 - 2018.02.18
展館:臺北故宮博物院
地址:111 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一句話看展:錯過上海的大英博物館展,不能再錯過臺北的了!
11月中旬即將揭幕的“大英博物館藏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特展,將完整呈現遠古時期的6具木乃伊、棺槨、陪葬品及石碑等共229件展品。
在過去十年間,大英博物館對其館藏木乃伊藏品采用最新非侵入式的科研技術取得的成果,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尼羅河畔這片古老土地上的生活面貌。
國寶的形成:書畫菁華特展
時間:2017.10.04 - 2017.12.25
展館:臺北故宮博物院
地址:111 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一句話看展:45件國寶級展品,每件都讓人贊嘆不已。
臺北此番展覽精選45件書畫,其中國寶書畫34件、重要古物11件,涵蓋橫跨唐、五代、宋、元、明、清歷代美術史上聲名赫赫之作。
如此大規模的精品展出并不多見,其中20件限展作品分前后期展出,距離換展還有一定的時間,11月14、15兩日為最佳觀賞日,可以一次看全45件國寶級展品!
杭州
榮歸錦上:1700年以來法國絲綢展
時間:2017.10.21 - 2017.12.10
展館:中國絲綢博物館
地址:杭州市西湖區玉皇山路
一句話看展:法國絲綢,幾個世紀的浪漫都在這里!
此展覽以表現法國絲綢概覽、法國絲織生產過程、法國絲綢種類及藝術風格、19世紀的法中絲綢交流、當代法國絲綢的繼承與創新為主題,以17世紀以來的絲織精品、設計稿、意匠圖、織機等工藝解說、時裝畫報、品牌產品為主要展品,共計約200 件/組。
“這世間唯一的花Ⅱ”當代水墨展
時間:2017.10.15 - 2017.11.15
展館:信雅達·三清上藝術中心
地址:杭州市濱江區江虹路1750號潤和信雅達國際二層
一句話看展:藝術品多維度感官體驗,不止是視覺!
此展匯集國內14位藝術家,從“視覺”、“聽覺”和“嗅覺”多維度展出60余件繪畫及雕塑作品,營造“感官全開”的藝術場域,帶來更具沉浸感的觀展體驗。
經過近一年的精心籌備,『這世間唯一的花Ⅱ』將延續“傳統再發現”的基調,尋找“江南審美”,在立足傳統水墨的同時,引領當代水墨藝術趨于更成熟、更深入的發展。
南昌
“美哉小品”當代中國花鳥畫邀請展 南昌站
時間:2017.11.01 -2017.11.15
展館:南昌美術館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南湖路29號
一句話看展:花鳥畫絕非千篇一律,一幅有一幅的精妙。
本展覽以“花之魂”為題,正是基于對中國花鳥畫的美學傳統和當代現狀的關切與思考,著眼于當代花鳥畫家訴諸筆端的文化理想和美學境界。花之魂乃人之魂也,工筆和簡筆都有寫意的追求,甚至得意忘象,將余韻留于畫外。
還有幾個延續到11月的大展!
10月沒能去的朋友們戳這里↓
還能稍微避開擁擠的人群,這波不虧!
另外要特別提的是,日本正倉院將在奈良國立博物館展出10件首次亮相的文物!
第69回正倉院展
時間:2017.10.28 - 2017.11.13
展館: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
一句話看展:一場讓人仿佛身在盛唐的展覽,有機會要去,沒有也要創造機會去!
正倉院收藏有寶物9000余件,多數為中國盛唐時期傳承至日本的文物,每年秋季展都會吸引到相當多的盛唐文物愛好者前往觀賞。
本次將展出北倉10件,中倉25件,南倉20件,圣語藏3件,共計58件寶物,其中有10件寶物屬于首次展出。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人間哪得幾回聞的失傳已久的古樂器——“漆槽箜篌”,“綠琉璃十二曲長杯”、“碧地金銀繪箱”、“最勝王経帙”、“金銅水瓶”等。
>>>展前預習點這里? 中國失傳600年的古代箜篌,終于被日本正倉院放出來了!
想到很快就能和這些藝術展醬醬釀釀,萃花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呢!
自東向西,從南到北;由古知今,貫通中外。不是走馬觀花,而是凝氣結神。展覽就在那里,不增不減;萃花也在那里,不離不棄。來和萃花一起在展覽中,與藝術來一場浪漫的邂逅吧。
更多內容,請關注”藝萃”
本文為藝萃原創,轉載請私信藝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