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焦慮什么?
是因為什么?
你有真正找過原因嗎?
想知道原因嗎?
請看今天分享書籍《身份的焦慮》
本書作者阿蘭·德波頓認為:我們之所以焦慮是因為我們的身份。
我們總是不自覺的與同階層的去對比?
所以產生落差,當落差太大我們無法趕上接受不了時我們就會產生焦慮.
其實說白了為身份而焦慮其真正原因就是我們沒有正確的自我認識,我們的世界觀不夠成熟,太在意他人的眼光,不自覺的拿他人的標準去對比。
太高估他人又看低自我。
所以你掙扎你彷徨,當你自以為趕不上時
最后你就焦慮了。
那怎么樣解決因身份而焦慮呢?
本書作者教你3招:
1.有選擇的聽
我們是個體 ,不是小孩子,要有自己的判斷,哪些該聽哪些不該聽,心里要有數.
不要一味的依賴他人,沒主見的人在這個社會很難生存。
就算是家人朋友們也要有選擇的聽,雖然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他們的眼界格局不夠大呀,
就拿我來說吧!
我家人總是在我耳邊說女孩子要趁年輕找個好的男孩嫁了,不用想事。不然等你年紀大了,你就會后悔。
然后拿某某老鄉的女兒跟我說她當初也跟你一樣,一個勁的作,現快30了都沒人要,她媽都快急死了,她現自己在廣州有房有錢又怎樣,都沒人選。
唉呀!我的媽呀!
每次聽到這樣說我就無語了,
難道女孩就只能趁年輕早點嫁人這條路嗎?
這都什么時代了?
況且你咋就以為人家過的不好呢?
人家只是不將就,她寧愿獨自一個人好好生活,也不要委屈求全。
這不好嗎?
我認為寧可孤獨,也不違心;寧可抱憾,也不將就這很好呀!
我相信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把自己修煉好才是根本。
就如貓叔常說:把自己變好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方法。
2.區分行為與評價
不要因為一個小小的行為結果就把自己看死了,人是有無限可能的。
即便是這次結果失敗又怎么樣,你也要相信:
失敗并不意味你浪費了時間和生命,失敗表明你有理由重新開始。
我們要做到生命不止奮斗不息。
正如:
托馬斯·愛迪生所說的那句名言:“我并沒有失敗過一萬次,只是成功地發現了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
3:堅信能力發展觀
你要相信自己,你只是暫時沒做到而已,堅持努力遲早會成功。
很多人做事缺的是只是耐心、自信心沒堅持到底而已。
我們并不比別人差,要正確的認識自我。相信你自己你是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前陣子看過《刻意練習》里面就有說過任務技能只要我們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則,我們通過刻意練習就可提高。
所以不是我們能力不行,只是我們沒有找到正確的練習方式。
找到并堅持到底你就能做到全才。
請時刻記住:
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積累。? ? ——華羅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