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文章比較長,不想看的直接拉到下面看結論。
【高頻使用】
美團外賣+
純點餐沒有嘰嘰歪歪的各種活動讓你不知道吃什么,自動定位功能比較準,第一次登陸要綁定下手機號,大多數人的好評小程序。
滴滴公交查詢
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務,授權后自動給你最近的公交,也能搜索你要查的公交,公交線路的每個站點的時間和距離都能實時更新,有首末班車時間信息,有大概票價信息。不足就是不能根據目的地查詢公交路線。純小工具,如果是等公交的人,或在室內要預計出門時間的人都十分實用。無需任何賬號注冊或者授權。
車來了
首頁太亂信息量過多,有個最近使用和收藏功能,覺得有點多余了。本來就叫車來了精準的實時的公交,使用的時候不會離的很遠,遠的話還準個毛呀,要是遠我就是查路線了并預估路線時間。同樣不支持目的地路線搜索。
大眾點評+
頁面跟美團外賣差不多,多了個搜索框,頁面更加簡潔,個人中心放到了右上角,相當于底部沒有任何Tab,感覺還是很好。首頁目測是基于地理距離和店鋪熱度的混合算法。
京東購物
京東開創了新玩法,首頁一個搜索框然后四個優惠劵位置。京東本來在微信就有入口但是沒有利用好,但是這次小程序我覺得很好,昨天領劵直接爆了,能夠通過領劵直接促使消費或者說通過小程序發劵往App以及網頁遷移,非常好的拉新拉活方式。但是能不能長期這么干下去呢?
摩拜單車
不對比不知道,對于OFO服務號簡直就是流暢瘋了,這個是因為小程序的技術。只有一個botton就是掃碼,簡單到不能再簡單,沒用過摩拜,也沒完整體驗這個流程,但是要是能夠全部一件操作就非常爽了,那么也意味著背后有更長的流程。摩拜為首的一批線下短流程應用可能率先拋棄APP
滴滴出行DiDi
只有快車,快車就能滿足你現在的及時需求。順風車這些會不會全部單獨拆成一個小程序?那么是不是他們就要有一套統一的命名規則或者從公眾號分5個小程序引過來?
攜程酒店機票火車票
四大功能模塊,滿足定向需求,到這里我有點清楚了,小程序很多都是滿足定向需求的,用戶已經大概知道自己要干嘛,只是我要更加快速高效。
【旅行】
驢媽媽門票預訂
看到這么長的名字我就很擔心在用戶不知道全稱的情況下怎么才能自主搜索到,還好我打了「驢媽媽」就出來了。今天有人在猜有類似于PC時代的域名搶占注冊又有關鍵詞搜索,我覺得這都不是關鍵,因為未來小程序的應用應該是場景化,分享和線下掃碼以及發現周圍的小程序會是主要入口。(補:還有公眾號那邊可以連接過來)
飛常準查航班。也許是因為預訂的原因吧,主頁是驢媽媽推薦,附近的景點Tab比較小,還有個大搜索欄。這款還好,無功無過。為什么美團外賣不做搜索呢?我又想了下,因為你周圍吃的有限能送到的有限可能就沒什么必要,還有你要搜外賣標簽怎么做?分類目錄搜索還是更加簡單輕便,畢竟我們的人生難題有一個是今天吃什么,所以沒有很明確的搜索對象。
海南航空微應用
我基本用不到這個吧,三個功能我都不是很需要。想了下預訂,值機,等待,到達,報銷等場景,我沒看懂這個。
南航e行
這個就厲害了,不僅知道航班動態還能進一步關注航班動態提醒你,并且分用戶身份,「乘機人」、「接機人」、「送機人」。弄明白一件事,好像延誤證明很重要,不然不可能這兩個小程序都做它。
去哪兒出行
把酒店跟出行分開了,訂單頁面比攜程分類更加詳細。
朋友家精選民宿
非常有意境很溫暖,第一眼就告訴你,這不是酒店,這是家,朋友的家,家里有故事。UI真的做的好棒啊!
熊貓簽證
發現了新世界啊,辦簽證的神器啊。對于不參團的人真的很實用。尤其是你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說的很明白,讓人很放心,這就是“父式教育”,你按我說的做就行。
去哪兒酒店預訂
跟出行的一個模板吧,都是把核心功能遷過來了而已。
本章總結:「朋友家精選民宿」、「熊貓簽證」新奇且驚艷,然后目前有個感覺,大公司很多是把自己公司優化過的核心功能拿到小程序了,提高了效率,但是有個前提,你要自己更加清楚你想干嘛。
【購物】
國際品牌價格
這個感覺圖個新鮮啊,因為我很少有聯系查很多品牌的需求。信息也不是很全,品類也不多,目前覺得不是很好用。
小小包麻麻好物
看名字我以為是賣什么麻辣小吃的,什么鬼名字啊。我靠,這個產品就牛逼了,直接把整個app搞過來了,我就不知道怎么壓縮到1024kb以下的,小程序里面又有電商又有內容就很亂。
好藥師優選
不是很看好線上咨詢,總覺得看病是定制化服務,線上我覺得不靠譜。你看,「為您優選」第一項,艾滋病檢測紙,艾滋病好像8周之后才能查出來,6個月后才能完全排除得病的可能性。
汽車之家Autohome
跟那個國際品牌價格有點類似,字母導航比較有亮點,因為要平衡上面熱門品牌之類的導航欄,但是測欄導航欄容易誤觸。但是這類產品不覺得有什么特別的發展空間。
手機查報價
從產品設計角度來說并不好,首頁就是一些推薦,然后底部三個Tab,第二個是搜索然后單獨一個頁面。關注功能有點作用,尤其是代購機的價格波動比較多,但這個不做吧。
有贊精選
純內容電商了,當雜志看順便購物那種吧,平臺口味覺得這個產品能走多遠。
什么車好
語音選車是個特色啊,但是他的聽力不是很好,識別度比較低,然后比較好奇的是能不能連續智能搜索,比如:我說我要10萬元-20萬的車,然后出來1000多款車,然后你說日產車他就不能在10萬-20萬的車里面搜索。還是很雞肋的。
微店輕便版
店家版的,看店很方便。(注意,這個好像是我現在看到第一個針對商家的啊 小程序有一個比較重要的點就是對于商家有更好的消息呈現效果)
Coolbuy玩物志
關注玩物志比較久了,可以說是對定位號很好的補充,小程序給小眾垂直電商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
美的官方商城
優惠劵+人氣推薦,好評,電商我覺得配合小程序就是要往 「快、好、省」的方向發展,「多」砍掉。
騰訊周邊
游戲周邊的產品好像都是要自己花錢。沒什么特別的。
訂蛋糕元祖黑天鵝諾心21cake
我對這個名字無語了還不能模糊搜索,問題還有很多線上服務,那么入口只能聊天和他的「生日管家」公眾號進,名字取這么牛逼,我就想看看這個以后怎么做。產品無功無過。
新品有戲應用
跟「有贊精選」就很像了,但是這個我覺得頁面更加好看,更大的特色就是每個商品都有一個很短的視頻,每天只推薦一個商品,但是也很擔心如何讓用戶每天都會打開它,畢竟未來小程序會跟線下結合更有爆發點。
【交通】
滴滴公交查詢
高頻應用里面有了
車來了
也有了
租租車出國去哪玩
一開始的左滑右滑匹配你喜歡的自駕路線,匹配不準,沒什么大意思啊。
巴士管家
比較丑,感覺以后會死這個。
知了交通
嚇死我了,神經病啊,一堆文字,原生地圖比這個好多了。
交通類是線下即使類場景多些向公交車、打車都是及時場景,很適合小程序。
【健康醫療】
姨媽日歷
簡單的小工具,在大姨嗎轉型后追求簡單的工具就看她了。能有小程序解決的以后就沒必要干個App,也可以說小程序為創業團隊尤其是工具類提供了很好的試錯場。
美柚APP
為什么在小程序里面加文章卻弱化工具屬性,不理解,文章標題和配圖一股廁所婦科醫院的味道。
經期月月記
這個有點不科學啊,怎么就填下開始時間和周期天數之類的就得出一個表,然后從產品角度來說設置之后,就是一個僵死的日歷了,讓人感到很不舒服。
好藥師優選
購物類已經有了。
孕期提醒APP
這款也比較贊,因為它活的,每天是變動的能夠記錄變化進行管理。線上工具如果是死的那和線下實體就沒區別了對吧。
柚寶寶App
這個偏內容些,也是根據每天的變化更換文章,但是還是落實到具體做的事情比較好,另外頁面跳轉出錯了,文章點擊后也錯位。
藥顧問
首頁直接推薦了幾款藥是什么邏輯,對于藥物更多的是對癥下藥,應該是問醫生在前面吧,她把主角落在了藥上面,藥其實是固定的,針對于藥品的問答就有可能做成機器的。
丁香醫生
好評,這個才是常人想要的。簡單高效,搜索+推薦,不治大病但能解決生活的小常識。
健康管理工具我更希望他是獲得每天變得的,跟我們人一樣的。醫療方面線上醫療咨詢還是比較難做,但是通過內容沉積可以解決生活常識類的。
【圖片】
嗨圖
有點像很久之前玩過的暴走漫畫,圖片展示是瀑布流,因為模板都是一樣的不是很好看。「悄悄話」功能不知道想干嘛,跟這個圖片有什么關系。
MOTIF米田圖案壁紙小工具
類似簡單的海報制作,QQ音樂有,重點他在了壁紙,但是看了下壁紙都很難看,然后用戶發揮空間也少,文字形式少而且用戶也想不出什么好文案,感覺沒意思。
名畫濾鏡APP
名畫濾鏡或者說藝術濾鏡是暑假興起的后來你的名字濾鏡又火了下不會有太多空間了,這個做的也很一般。處理速度很慢,但是比較厲害的是能同時加幾種濾鏡,服務器容易崩。
今日名畫
每日推送訂閱號更加適合。再見
小蟻AI藝術
也是濾鏡類型,難看死了。能夠上下左右移動很不穩定,有點向網頁的感覺體驗很不好。亮點就是AI深度學習的,也許就是開發出來訓練下AI?但是記得上次關于圍棋的深度學習,問:深度學習是不是需要大量數據?其實并不一定,小量數據也行關鍵是模型建的好。
Miatou
下午茶的時候刷刷比較好,很喜歡這個,但是不喜歡這個分類方式,根據照片屬性分的,并且瀏覽照片后直接退到首頁就看不到其他的了。喜歡時間流的方式,發現美我覺得應該是不經意間的。
藏識相冊
沒什么價值。。。
關于圖片就是關于美,那一定對審美有著極高的要求,如果這點都做不到就不用做了,并且追著熱點做個小程序,我覺得必然是,熱點不是「產品」那叫「運營」。「熱點」跟「風口」不一樣。
【工具】
我的計算器
亮點在于可以有「匯率」、「房貸」、「工資」計算。但是計算機不能橫屏。
朝夕日歷Pro
日程提醒是微信「服務通知」推送
印象筆記微清單
太好用啦,以后不用再記小紙條上面了,還能同步印象筆記!!!!我的天啦。
親戚關系
這種應用就只能小程序做了!!突然發現小程序可以做很多玩票的事情,不為利益只為好玩。
100房貸助手
這個加個提醒功能吧,太低頻的直接會被忘記,名字又這么奇怪,大家都是銀行卡直接還了,沒什么特別大的意義吧。
查地鐵
又是地圖跟服務結合的套路,但是作為工具本身我覺得他并不好,不能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Coolbuy玩物志
有過了。
看劇小助手
什么玩意兒。。。這個就是搶名字的吧。
約會來也
一個投票軟件針對于聚會,投票頁面可以分享到聊天欄,做的非常粗糙。
老板管賬
對賬小工具,小老板專用。沒什么特別的感覺。
掌上探路者生活
一個活動軟件適合跟社群結合用,挺不錯的,方便組織。
序列號查查
查蘋果手機序列號的,沒什么大用處,官網有入口。
小程序示例
略
解憂室
AppSo出的針對手機電腦的一些問題,首頁信息流+分類保守實用。
股票燈塔
除了沒有交易功能其他都很全了,很多人覺得不錯,我不是很喜歡,這不是小程序。股票要及時交易要是以前的牛市的時候,你剛看漲了,你還要切到其他軟件操作,那會兒都漲了一兩個點了吧。但人家主打人工智能選股,能不能利用人工智能賺更多的錢?但是股市嘛,總有人賺有人虧。
藝術簽名助手
好無聊啊,藝術簽名真的很重要嗎。但是起碼不要去亂起八糟的網站和路邊了。
延遲退休計算器
這么簡單的需求也只有在小程序做了。
汽車報價庫
簡單的小工具沒什么技術含量,最要是要有汽車信息的積累或者有爬蟲技術。
簽到打卡
社群神器,但是用起來不是很簡便,還沒深度體驗,準備讀書會用這個。
實時空氣質量
這個比較好的就是分享頁面可以直接看到所有需要的信息。想到墨跡天氣啊,這么做就夠了。
自選股
這個才是我想要的股票小程序,重點在于自選股實時走勢和消息,還有便于在股票群討論。
高校圖書館查詢
界面很丑,交互信息比較差。
小小房貸計算器
計算速度很快,買房子的時候可以用下,比較好用。
新股申購寶
沒找到
最新匯率查詢
就真的是匯率換算。
匯率e
體驗很差,邏輯很爛。
二手車e
二手車估值軟件,不能確定估值的準確度。
記賬e
使用的記賬小工具,設置有點多余還可以再簡單點,界面整潔,理想的小工具。
翻譯e
加了個跳轉按鈕沒意思,最好能夠一個屏幕同時顯示輸入內容和翻譯內容。
通勤助手
沒用,加了個小廁所的功能。
留學公寓助手
很垂直的一個領域,主要是做預訂的。搜索功能不怎么好用。
云夢助眠引導
蠻好玩的,通過場景催眠你,尤其是雨夜場景讓人容易睡著,還是有待優化。不知道怎么判斷你睡著的,紅外檢測?? 還是長時間手機不動就判斷睡著了,這些功能應該是基于APP實現的把,小程序還是做不了。
螞蟻待辦
就只有一個提醒功能。
螞蟻微日記
沒有
窩牛App
低頻次應用小程序是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總結:工具類產品簡潔高效用完即走的的總是讓人感覺很舒服,用多了工具類產品你也能感受到張小龍說的意思。小程序工具實現商業化就很難了,只能更好地提供場景化服務。另外,很多低頻的APP做有很高成本的都可以小程序做,同時,小程序的低成本,給了很多年輕人發揮的空間,可以創造很多新奇的小東西。未來或許又多了一種成就感,我寫的小程序被更多人用了,創造了價值,就跟在知乎上回答了一個很贊的問題,被很多人點贊一樣。
【教育培訓】
小D詞典
主界面很簡單,詳細釋義很詳細。沒什么特別的地方。
詞匯量查詢
沒找到。
分答快問
聚焦在細分行業的提問上,更強調工具屬性。聽別人的問題入口比較深了。
鋼琴優課
即點即學的視頻,適合免費課,公開課視頻,流程很短。比h5頁面穩定流程,視頻播放最愛的還是騰訊視頻。
天天練口語
沒有過口語軟件,但是這個能夠及時測評,你聽了后錄音然后就測評立即給你反饋非常好,這個我覺得很棒。Mark
詞匯量測試
兩種方案混合測試你的詞匯量,沒有然后了。
有錢兔擇校
信息展示工具
寶寶微空間
一個共享云相冊嘛,沒什么意思
一首一首詩
之前有個APP叫做「青年讀詩」,這類APP可以被小程序代替。
人人詞典
美劇記單詞,還有翻譯社,可能自己喜歡美劇的原因吧,比較喜歡這種方法。在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中學習,會更有動力。Mark
有可能微課
app不能夠被小程序代替,但是微信里面的h5到時可以被小程序代替吧。但是小程序不能夠每個頁面都生成鏈接分享很受限制,h5頁面還有存在的必要。
蚯蚓課+
沒找到
桔子創投內參
朋友圈的閱讀感覺,雖然訂閱號也能夠做出這種但是小程序做出來效果更好,并且有一個收藏功能,相當于號內在細分。整合多家精選內容,目前對這個沒什么太多想法。
感恩筆記本
沒找到
愛彈唱
又是工具+社交,好嚇人,工具都沒做好,做什么社交。不喜歡。
總結:最喜歡的就是兩個學英語的軟件,一個收獲是學習中要有及時的練習和反饋不僅能提升還能更加有動力,另一個是,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結合去學校會更有動力。
【快遞查詢】
快遞100小助手
像這種線上低頻工具軟件,名字麻煩取好點,不然誰記得你。還不知道小程序以后的搜索會怎么樣。
【天氣查詢】
智慧氣象服務
溫馨提示就是傻逼的存在。能用一頁展示的費用三頁神經病啊
精準天氣預報
丑,看得我壓抑。閱讀體驗差。
30天天氣預報
丑的離譜。
總結:這種沒什么技術含量的小工具軟件,功能都類似,好不好用,結果還是拼了UI和交互。
【投資理財】
自選股
有了。
富途牛牛股票
差點吐出來,界面太丑了,功能很實用,還有一頁公告,千萬別點開。
微眾銀行
理財產品里面看起好很舒服靠譜的了,操作也很簡單的。但不了解金融產品。
南方基金微理財
這么重的服務用小程序真的好嘛?用戶真的放心嗎?
BP助手
把該有的都減去了,沒抓住投資人和創業者的需求,工具不是為了成為工具而存在,而是為了解決根本需求。投資人不想看你這個BP卡片,我們不能量產創業項目,創業啊,BP都沒創新。 也有投資公司給自己模板的。
FellowPlus創投數據庫
快速了解某個創業產品的情況以及競品,不管工具怎么樣,需求抓的對。Mark.
【票務】
貓眼電影
比微信原來的「錢包」-「電影票」好用很多,是小程序的技術優勢。產品框架很簡單。
小小票兒
微信群買票新方案,但是怎么跟公眾號結合啊。
電影演出賽事
沒查到,這是微信本來就有的,要是做了小程序原來的入口怎么辦?
【閱讀】
今日頭條lite
純閱讀,你猜會不會降低今日頭條App的流量? 和今日頭條閱讀體驗的區別是,在小程序看你收不到微信消息提醒。
輕芒雜志
多數人的好評。視覺體驗很好啊。
Qdaily
跟輕芒一樣,對于輕度用戶小程序完全夠用了,可以卸載App了。
桔子創投內參
有了
QQ閱讀
內容太多了,把App搬過來了,我不需要兩個相同的應用。
壹點調查
小程序典型的工具用法之一。
快看漫畫
沒找到
段掌柜
一頁一個段子喜歡的人肯定會比較喜歡,跟刷探探一樣吧。
西窗詩詞
一進來就讓我先做個分類選擇,這個還是很尷尬。
網易灰評
沒用過都能評這個就不合理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好嘛!
換閱空間
沒什么意思啊。微信讀書比這個好多了
360好書推薦
建議學學網易云音樂人家怎么做推薦的,寫個文章就是推薦。一堆「必看」、「一定」的標題黨,看一個可能沒什么,一堆湊一起那就是臭狗屎了。
歷史上的今時
這個很有意思。但是建議有個排序選擇吧,或者直接倒著排序,我們一般對最近的歷史熟悉點,讓你去看完全不知道的歷史你也不愿意的。
心郵
小程序不要做社區和社交吧,真的沒意思。
口袋書架
分析你的閱讀喜好,并且傳遞讀書卡片我覺得有意思。
總結:小程序別做社交,肯定沒前途。輕度閱讀用戶,很多小程序就能滿足了,可以卸載App了。
【視頻】
騰訊視頻
Mark.
開眼視頻Eyepetizer
這種線上工具去這種名字真的很尷尬,搜不到的。另外,可以直接代替App,從用戶角度來看。
總結:剛剛想起來安卓用戶可以把小程序添加到桌面,但是IOS用戶還是比較尷尬,線上工具小程序名字還是簡單點吧。
【美食】
下廚房+
簡單實用啊。Mark.
探城美食APP
以前有個軟件叫鮮橙 跟這個有點像。基于場景搜索還不錯。
【美妝】
化妝品點評
點評沒有背書的,別像豆瓣打分一樣就沒意思了。用用網易美學吧。
【體育】
酷競
小程序的另一個優勢,更好地信息呈現方式。
【表情包】
表情家園
完了,這個牛逼了。表情帝是我了。這就加神器!!!
斗圖表情包神器
這個沒意思啊。簡單的改字沒有動圖。
【游戲】
王者榮耀賽事
小程序雖然不能做直播但是而已在視頻小程序里面套一個直播。覺得作為一款小程序這個做的有點多事吧。
爐石相冊
小學生用的吧。
【求職】
實習委員
沒找到
【音頻】
青蜻蜓
把App搬到小程序是最low逼的做法。手機比pc屏幕小所以需要更少的內容,小程序比App更小,我也希望有更少的內容,更輕松的體驗。
浴音閣
給3歲以下兒童聽得吧。神經病
荔枝FM播客
我看到了小程序加載失效的頁面,第一次。看起來很舒服啊,想要的效果。就是切了荔枝FM的播客功能,這種最棒了。
總結:我既然來了小程序,其實我大概知道我要干嘛,小程序更多的是關于效率和場景,別多事的來幫我探索需求。
【自媒體】
吳曉波頻道會員
對訂閱號的補充。
【社區】
小密圈+
把社區復制過來了,像文件這些都沒法點擊,沒做處理,很不走心。把難做的也丟了。
We重郵
重郵的厲害了,小程序代替公眾號做校園查詢的先驅啊。 得出一個結論,對于占有特定資源的來說,他們搞都不會錯,都有人用。
一起Up
切換很不流暢啊,這個就是玩了一個游戲規則,并且剛剛有個小程序就用了這個套路了。果然陽光之下沒有新鮮事。
分答快問
用過了
第二空間創作中心
四不像,不是便簽也不是很好的文字編輯器更不是文字創作社區。
社交名片
現在看起來沒什么用,能夠自動識別紙質名牌并且生成電子版就比較有意義了。
最后,本文這么多小程序都是來自和菜頭《槽邊往事》的微信小程序大全(建議收藏)
總結:
- 小程序的相關詞應該是「場景」跟「服務」,而不是「流量」跟「紅利」。若要說「流量」跟「紅利」你已經錯過了1月9號最大的「流量」。「京東」跟「貓眼」電影通過小程序發優惠劵拉活和提升轉化率的運營手段比較另辟蹊徑但是不久后應該會衰弱,小程序應該是在服務和消費的最后一步。
- 小程序更多的滿足定向需求,由它的進入方式決定了。小程序目前進入方式有:「小程序歷史記錄及搜索」、「二維碼」、「公眾號」,安卓用戶可以把小程序放到桌面。除了安卓桌面,其他的進入方式都會帶著一點的目的性,并且小程序是關于場景的應用,以后這種目的性只會更強。
- 入口問題,小程序確實沒有入口,有個歷史記錄只能算進入方式。真正的入口應該是應用場景,小程序的目的是更好地實現服務,再大點就是商業存在于無形之中。
- 從我的體驗來看,功能流程短、界面簡潔優雅的小程序更受歡迎。信息量:PC>APP>小程序 比如:「輕芒雜志」、「朋友家精選民宿」
- 關于低頻應用小程序并不是它的最終解決方案,體驗了幾個低頻應用放到小程序里面沒有太大改進,只能說成本降低很多,低頻應用做小程序比做APP更加適合。
- 小眾的內容(電商)平臺編輯口味平臺調性更加決定成敗,小程序對于小眾或者垂直電商是一個較好的切入點。
- 同類型短流程的工具應用,在業務流程上沒有太大區別,更多區別在于UI和交互。
- 小程序里面做社交必死,沒看到一款社交做的好的小程序。
- 小程序開發者提供了一個“練兵場”,可以用小程序開發很多有趣的玩票應用,也可以用作MVP驗證。
- 過去互聯網提倡「多、快、好、省」現在變成了「快、省、好」,唯一的選擇或許是最好的。
- 站在企業的角度,訂閱號運營內容提升品牌辨識度,小程序運營功能提升消費體驗度。
- 學習軟件體驗過程中兩個點:一、學習要及時實踐并且能夠快速反饋效果更好。二、跟興趣結合學習更有動力。比如:「天天學口語」、「人人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