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
想起了中學時的地理老師,
給我們講自然地理時,
總是以他特有的富有磁性的男低音,
深沉地訴說:
夏至這一天,
太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
一年中所能達到北半球最高的緯度,
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
地理老師只講黃赤交角、太陽公轉之類的術語,
讓人一度以為夏至是舶來品,
歷史老師可不同意,
他以其獨有的穿透歷史滄桑的渾厚的男中音,
告訴我們: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
夏至時節自古有慶祝豐收、
祭祀先祖的風俗,
以祈求消災年豐。
夏至在古代是作為節日被納入祭祀禮典的。
語文老師早已按耐不住,
以女性柔美飄逸的裊裊清音,
為我們吟詠出了
“雨砌蟬花粘碧草,風檐螢火出蒼苔”、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等等狀寫夏至風物的千古名句。
看看吧!夏至真是個有料的節氣吧!
此時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來了,
同時也意味著一年即將過半。
此刻看莎士比亞的著名喜劇《仲夏夜之夢》最當時,
也應該是談夢想的好時光,
火辣的陽光讓人們感受到萬物,
都在努力曝光生長,
只有這樣才能在下一個季節結出耀眼的果實。
這是一個繽紛燦爛的時節。
泰戈爾有詩云,
“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這種燦爛,
原已經被我們封存在了記憶里的那片藍天下,
封存在了那些花瓣里。
那些花兒,
在我們生命的一個角落靜靜的盛開著,
一直延伸到視野盡頭……
適逢夏至,
雨水不再是陌生人。
萬物都想在陽氣致盛的這天,
長得再繁茂些,
對雨水的需求達到極致。
今年雨水也格外豐沛,
應該是個好年景吧!
喜歡一句話,
‘’擇泉石深曠、竹松幽茂處,偃仰終日",
假若真能如此,
便是最好的生活狀態了。
如此夏至,
驟雨驟晴,知了流螢,
動靜皆宜,心有所鐘,
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