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結(jié)束一段高強度的訓練,我已經(jīng)累到近乎虛脫,但是我知道,我是喜悅的。
我站在2017的尾巴上,獨自一個人坐在辦公室的一隅,我只想安安靜靜敲打一些文字,好對這難忘而又充實的16天做一個懷想。
有人不解地問我,你學這個干什么。我笑著回答“喜歡”。問我的人就訕訕離開了。
也有人羨慕地說,你女兒兒子好幸福,以后不用去報輔導班了。我依然笑著回答,“自娛自樂而已”。
有人嬉笑著調(diào)侃我就像一個沒長大的孩子,我微微笑一笑回答“我就一孩子呀”
然后,我依然畫著我的世界,時針在它的軌道上一圈圈的溜達,我們在各自的時空,堅持著。
老師說“把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這就是技巧”。
當一疊疊的白紙,由厚變薄,當一張張畫著我的世界的畫,由薄變厚,我知道,時間,她一直看著我。它看到了我的笨拙,手里的畫筆抖抖又斜斜;它看到了我的浮躁與急功近利,還沒有完全想清楚就匆忙落筆;它看到了我心里的焦躁與不安,于是輕柔告訴我“放慢腳步,細細畫”;它看到了我的拘謹,于是善意地提醒我,“看看外面的世界,你會找到答案”……
我想,這應該就是我去畫畫的初衷吧,把畫畫變成生活,把生活變成一幅幅畫。
本著學習和交流的心,在這里寫下自己的一點繪畫心得,希望與需要學習的朋友和行業(yè)朋友進行溝通交流和分享。
一、關(guān)于我對繪畫的理解
畫畫,如今已經(jīng)成為我的一個愛好和生活習慣,它和文學,音樂一樣是一種自我表達的語言,畫面是一種工具,載體,關(guān)鍵的不是畫面本身,而是畫面背后,自己的思想是畫畫的關(guān)鍵。所以,有的作品,你看到了會想哭,有的作品,你會欣然一笑,有的作品,有深深的認同,有的作品,把你想說的畫替你表達出來了,你會有一種酣暢淋漓之感。所以,我開始理解了老師的那句話“所有的技巧,只有在表達自己的時候才是最有力和有用的,最重要的不是你畫了什么,而是你想表達什么”。人將中年,我信守兩個詞能為我的畫畫帶來希望,那就是堅持,思考。
二、零基礎也能學好畫
這之前,我沒有報過繪畫班,古人“有言無知者無畏”,人到中年,完全是憑借著一腔“熱血”從頭開始折騰的。所以,我沒有辦法說出很專業(yè)的術(shù)語,色彩要如何搭配啊,光影需要如何呈現(xiàn)啊,但是沒有關(guān)系啊,遇到不會的,就直接百度,網(wǎng)上達人有精心的總結(jié),可以幫我們繞開好多坑。學畫過程中,技巧當然很重要,有了它們,我們就具備了準確表達我們的想法條件。我想說的是,在基礎牢固的基礎上,還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深刻的理解能力,準確的概括能力,堅持的可以刻意能力。
在畫這副作品的時候,我的狗的舌頭畫成了黃色,耳朵畫成了紅色,還有一個小伙伴,在畫的時候,把螃蟹畫成了6只腳,老師提醒我,你看到過黃舌頭紅耳朵的狗嗎?看到過6只腳的螃蟹嗎?螃蟹煮熟以后,腳的形狀是怎么樣的?
那一刻,我才深深認識到,觀察能力有多么重要,它是我們獲得外界感受的渠道和方法。之前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帖子,說的是,一個人畫云,這一畫,就是一輩子,每一副云都有著不同形狀和色澤,由此我想到了“畫蛋”的典故,很多大師,畫了一輩子畫,畫的是最簡單的靜物,他們都不厭其煩,在日復一日的和一山一水,一人一物的對話中,他們看到了更多的細節(jié),內(nèi)涵,他們加入了更多的情感,而世界還是那個世界,通過觀察世界來修行我們的思想和心靈的一個過程,這個就是境界。這就是大師和我們的不同,大師可以寥寥幾筆畫出生命和傳神。
因此,勤奮的思考,繞開低水平勤奮,是一個需要刻意練習的。每次,群里都有小伙伴把他們的作品呈現(xiàn)上來,有“鼓掌喝彩”,有“奮筆臨摹”的,這些固然很重要,但是這不能成為我們關(guān)注的重點,很多時候,我們最關(guān)注的恰恰是不重要的甚至可有可無的,我們忽略的恰恰是最重要的,不可以舍棄和替代的。通過無數(shù)的努力反復臨摹別人的東西,可能無法看穿卻得不到真諦,而多問問自己“他是如何做到的”“哪里我是可以借鑒的”,然后再提筆。勤奮是值得鼓勵的事情,但是在勤奮的時間里,先搞定自己的觀念和思考,當思考出問題的時候,不妨停下勤奮來等一等。
三、原創(chuàng)還是臨摹?
??
我的女兒畫畫很好看,都是隨手拿起筆來畫,想到什么畫什么,但是記得孩子還小的時候,只會畫“抽象”畫的時候,一旁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會說“你畫的都是什么,和鬼一樣的”,這個時候,我會很著急地和他們使眼色,示意他們不要這樣,所以女兒的畫畫興趣一直被我保護的很好。我們家的老二,在爺爺?shù)摹爸笇А毕拢敖K于會用積木印著畫畫了”,大人們覺得很好看,還夸他畫的像,我內(nèi)心里很著急,因為兒子一離開“道具”就無法畫畫了,還在一邊著急“媽媽我畫不出來”,我知道,兒子需要更多的保護,所以,一有時間,我便讓他坐在我的身邊,和我一起隨意涂鴉。慢慢的,孩子知道,沒有“道具”也是可以畫畫的,畫的像不像,好不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敢畫。
前面說到過,畫畫是思想的總結(jié)和再現(xiàn)。我們每個人與眾不同,所以,我們有自己的風格和自己的原創(chuàng)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能畫出和別人一樣的風格或者創(chuàng)作才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但是,為什么我們卻要時刻提醒自己和進行呼吁并加大力度來提倡。可能是因為,在我們的成長中,更多關(guān)注到的是外在力量,而很少“問問內(nèi)心”,因此,我們很容易忽略自己本來就有的優(yōu)勢和特性。我們是為了讀書而讀書的一代,為了考試而考試的一代,為了模板而模板的一代,我們完全忽視了自己,忽視了這個獨特而又可貴的個體。看到過一幅漫畫,好像說的是用一個機器打造出一模一樣的人,人上面寫著“模具”,這是多么可怕和無聊的事情。
四、繪畫是一種修行
前兩天,我先森告訴我說,溫州有一個人中了特等獎彩票,他終于有錢給正在讀大學的兒子在溫州買房子了。我聽到后的第一反應居然是“他一定買了一輩子彩票吧”,在得到先森的確認后,他突然想到,“買彩票也是需要堅持的”,正是這樣一份小的不能再小的堅持,卻真正意義上改變了一家人的生命狀態(tài)和歷程。
現(xiàn)在去做,開始就會有改變,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生命和生活是平凡的,沒有什么驚天地泣鬼神,所以我們需要一點點的去積累。我,這么一個沒有任何繪畫天賦的人,我從一沓沓的紙堆中,赫然看到了自己的進步,難怪女兒動情地說“媽媽,你得了滿分,還在畫”,我分明從女兒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絲敬意。
以上是我個人對于學習的一點淺顯的感受和認識,寫出來希望能與大家共勉。2018,讓我們變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