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么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庇诰?--《此生未完成》
? ? 讀到這樣的文字,很是觸動心靈。于娟的這本書,是在她離世一個多月后,在沒有作者出席的情況下舉行的新書發布會。大多數到場的讀者在之前就已經在微博或者她的博客上看過了書中的大部分內容,那天還要去,就是為了表達對她的懷念。是的,她的文字,讓我們看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從人類歷史開啟至今,無數的或偉大或渺小的人,都思考過生命的意義。每個人對于生命的感悟都是不同的,但是相同的是,在面對死亡的時刻,所有人都會再次思考,生命的意義,之于自己之于親人,到底什么是可以留存的。
? ? “得了病我才知道,人應該把快樂建立在可持續的長久人生目標上,而不應該只是去看短暫的名利權情。名利權情,沒有一樣是不辛苦的,卻沒有一樣可以帶去?!庇诰?--《此生未完成》
? ? 什么又是可持續的長久人生目標呢?
? ? ?“媒體說于娟是抗癌斗士、博客達人、生命覺悟者、環保理想者、才女、高知、海歸、博士……這些都對,卻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她首先是一個好人,透透徹徹、干干凈凈、明明白白的一個好人。這個好人拼了命的去寫博,插著輸氧管還要寫博,不為名,不為利,就只為了多留些警醒世人的文字;這個好人情愿把苦痛自己扛了,換成文字來逗大家開心;這個好人識破了人情沒有驚破膽,獨獨留著一顆孩子似的心;直到她走的時候——那么痛苦,那么不舍的離開這個世界——放不下的還是能源林這個幾乎耗盡她最后一點心力的事。老于,能源林可是你一個癌癥晚期的弱女子要承擔的么?”---《此生未完成》
? ? 對于于娟來說,生態的能源林,自己的文字,這些,都是她認為是于社會有益的人生目標。我們中有多少人,每天忙忙碌碌,卻還沒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 ? 其實很小的時候,我也常常會在自家土炕上的窗子前,透過玻璃望向外面的或晴朗或陰霾的天空,想著,我們每個人都是要死的,那么死去之后呢?那時候也就想到這里,便是很令小小的自己暈眩了?,F在,作為成年人,會想,死亡,就是自己會消失,會從你所有親人朋友的記憶里慢慢淡化,那你的所有親朋故友相對于你來說,他們其實也不存在了。你的世界什么都沒有了,那么,不論太陽月亮地球是怎樣的自轉公轉,對于你而言,統統消失了,一切都會歸于虛無和混沌。但是,不管怎么樣,我們既然生而為人,既然也活了這一世,是不是總要留下點什么?成不了偉人和公益慈善人士,總要在這個社會、在你的家人那里留下一些關于你的回憶吧?哪怕是一些感悟,哪怕是一些文字?
? ? 所以,善待你自己吧,善待你每一次的靈光閃現,善待你每一個細小的思維火花,記錄下來,如果有條件就去努力實現它們,哪怕只是去努力實現它們中的一個小小的部分。那么,當你要告別這個世界的時候,總還會在心底里安慰的告慰自己,“我不是雁過無痕”。
? ? 我相信,很多人都產生過關于生命的思考,或者面對過孩子的關于生命的提問。那么,哪怕是為了給孩子一個相對較好的解答,我們抽時間想一想,生命,對于每一個人,到底意味著什么?而不是等到再也沒有機會的時候再思考。
? ? “我們要用多大的代價,才能認清活著的意義?”---《此生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