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荷聽風
周末,聽說小區里有位老人去世了,上午晾曬衣服時,就聽到了嗩吶吹響的聲音。那是一首我熟悉的老歌《媽媽的吻》:在那遙遠的小山村, 小呀小山村,我那親愛的媽媽, 已白發鬢鬢,過去的時光難忘懷……
老人我是知道的,今年七十出頭,兩年前,丈夫去世后,兩個兒子推來搡去,最終大兒子不得不照顧老人。那時候,老人有高血壓,頭腦也不是特別清晰,但丈夫在時,還常見兩人在小區里走動走動、散散步,每一次也有說有笑的從我面前經過。丈夫去世后,兩套房子一套給了大兒子,一套給了小兒子,老人的退休金全給了大兒子。但是大兒子承著孝順的名,是怎么照顧老人的呢。
小區里的一位奶奶說,老人住在大兒子的房屋里,那個屋子沒有裝修,整個房間除了一張床,四壁空空。老人的大兒媳和孫子、孫女都住在寬敞明亮的另一個家里,大兒子倒是一日三餐按時端給了老人,但是一日三餐都是稀飯,餓與飽,一頓一碗,沒有人知道老人這兩年是怎么過來的。兒子從來沒有帶自己的媽媽下過樓,自老人的丈夫去世之后,她再也沒有見過這個世界上的陽光。
偶爾,老人的朋友去看望時,總會勸說她的兒子:“弄個輪椅推你媽媽下樓轉一轉呢?” 他說:“太重了,弄不動,頭腦也不曉得了。” ?但是老人剛剛到他那里時,狀態是極好的,面色紅潤,也能說話。后來,小區里其他老人說到她的時候,總是一邊搖頭,一邊嘆息,我會想,這位老人面對自己的兒子時,她會想些什么,她會想念先于她離開人世的丈夫嗎?
嗩吶聲聲,《媽媽的吻》還在繼續,據說老人走的早晨,一直在流淚,不停的流淚,那時候,老人的頭腦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已經處于昏迷的狀態了,她就那樣閉著眼睛躺在床上一直哭,哭著哭著就沒有了。我想,老人其實什么都知道的,她知道兒子怎么對她,只是就算知道,她又能拿兒子如何呢?
現在,兒子請來了吹鼓手為她送行,請來了做白事的各種人,小區里所有人都知道她走了,這是她兒子很久以前就希望的吧?因為當他把她帶到那像牢房一樣的房間之后,他不是已經給自己的媽媽判了死刑嗎,從此,她活在世上的每一天都成了煎熬,也成了他的等待。
其實,我真不明白這世上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人存在,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兒子存在,但我也知道,這樣的人不但存在,而且比比皆是。最后,他有沒有給自己的媽媽把眼淚擦干,有沒有替她好好的把臉洗一洗,他有沒有認真地看看自己的媽媽,這一切都沒有人知道。那是生他養他的娘呀,老人來自農村,養大他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她走了之后,他是長舒一口氣,還是有所內疚?嗩吶聲中,老人昨天已經火化并下葬了,我想知道,她的兩個兒子從此就心安了嗎?沒有了媽媽的世界,對他們來說是解放嗎?
有句話:每個人都和自己的母親有一次生死之交。初看到這句話時,我一瞬間沒有反應過來,可轉念我就想明白了。是母親她,將孩子帶到這個世上,并努力讓他們長大成人,無論生活有多不易,她也從不抱怨,只因為他們都是她最愛的孩子,孩子,在母親那里,也許是她的全部,那么有一天,母親老了,他們難道不應該讓她安度晚年嗎?何以他們都會覺得那個善良的母親會成為自己生活的累贅?
小時候,媽媽的吻,多么溫暖,多么甜蜜,他們都忘記了吧;到最后,媽媽的淚,多么悲傷,多么絕望,沒有了道德良心的他們,又如何感受得到?
無戒訓練營3期,日更第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