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星期二9:05地鐵八號線
昨天還是只得了12分,沒有預期的15分,沒有完成工作內容那一項,而是改做相對容易的閱讀,讀了兩個小時的《人類簡史》,依舊只是讀,沒有更多的認識和理解,讀完還是忘。
今早八點五十出門,還是遲了,沒有做到動作麻利,還是磨蹭了。克服惰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壞習慣也是日積月累的。怎么才能高效率做事呢?什么時候這些“沒有沒有”能變成“做到做到”呢?
早起很艱難,鬧鐘響了兩次才起來,但只要起來就好辦,接下來的晨讀和背單詞都能堅持下來。昨天在新買的瑜伽墊上做瑜伽,感覺挺好。只是中間被一陣巨大的無聊無助感襲擊,那個念頭在聒噪:每天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做同樣的事,每天每天重復,到底為什么?那一刻心里好空虛,幾乎被擊敗。
為什么?為什么?為了身體健康和讓時間過得更有意義,每天練瑜伽無疑會健康,但意義不僅在于此,而是在于同樣的時間地點,如果不做瑜伽,也會做其他的事,時間一定會被事情填滿然后流走,在那段時間里還有什么事情比瑜伽好嗎?可能會有,但是我選擇了瑜伽,選擇了就要堅持,其中的意義就是堅持本身。
12:35工位上,那些以為
早起晨讀時,阿秀說他不相信艾力每天早上起來講晨讀內容,不相信羅胖每天早起發60″語音,沒有人能每天都那么早起來發內容,不可能,他很篤定的口氣說不可能。他覺得那些內容一定是事先準備好,然后定時自動上傳或者由助理發上去的。
那是他的以為,懶惰的人不能理解別人的勤奮,他們以為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樣怠惰。人們總是會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而一個人自己是什么樣,他所看見的世界就會是什么樣。就像阿秀不相信有人會每天都早起講內容,我也很難相信一個人竟然能不做計劃能對生活沒有打算。
所有那些以為,全都是自以為。我所認為對的事,我所堅持的努力,在很多人看來是無聊而可笑的,如同我覺得他們的人生毫無意義一樣,他們覺得不是做什么都要追尋意義。帶著倨傲的不認同,我最常聽見的話是:想那么多干嘛!搞那么累干嘛!
對這樣的說法,曾經我也頗以為意,深表認同。但是今天早上和阿秀的對話中,我猛然發現這并不是認不認同的問題,而是個人秉性的問題。就像有人說“想那么多我會瘋的”,我如果不想的足夠多也會瘋,思緒一旦放出去就要揮灑就要撒歡兒,根本收不住。
骨子里我就是個多思多欲的人,我理解不了那些得過且過的人,也想象不到自己如果不規劃生活,日子該怎么過,我可能會變成被抽掉程序的機器,完全不能動彈。我不是刻意要想得很多,而是根本做不到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