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終為始
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并不是沒有計劃,而是沒有真正的踐行自己的計劃或者是說計劃只是一紙空文,為什么會是這樣?(不排除當時計劃的時候沒有計劃到未來偶然事件的發生,那我們必須得確定我們計劃肯定是不能忽略那些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下一個習慣會談到這個)
但是在整個生命里我們也是忙碌不迭,把自己弄得緊張兮兮,疲憊不堪,只是真的靜下來想想的時候,卻發現自己離自己的目標卻越來越遠。或許是因為在前行的過程中,我們漸漸忘記了初心,忘記了曾經的目標。
于此時,就需要我們試著記住四個字:以終為始。
以終為始就要求擬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標,并把它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不論發生在何時,都必須遵循這一原則,即由個人最重視的期許或價值觀來決定。牢記自己的目標或者使命,并確信自己的日常所作所為不能與之南轅北轍,而且每天都要努力朝向這個目標。
這就告訴我們無論在什么時候就要明白自己的使命和價值觀,這樣在紛繁復雜的生活中才不會迷失方向。并且不斷復盤,檢視自己的日常行為規范,來清晰自己的人生方向、目標。
可是生活中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有很多復雜的事情讓我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人生像一團麻,總有解不開的小疙瘩”,因為在整個社會里面我們擔任的角色是不同的。
比如面對單位和家庭。這是兩個很難協調的"角色",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單位的事情而忽略了家庭。(大多數就是如此,比如我),所以說要協調好這兩者不讓其打架,我們就一定要擬定出來在我們的人生里,我們的最終的價值觀和使命是什么?要明白自己生命的核心區。以原則為中心。
但我們以有恒不變的原則作為生活中心,就能夠建立起高效能的思維定勢,也就能正確審視所有其他生活中心。因為生活重心不同,那么產生的觀念也就各異。比如說我們如果以家庭為中心的話,那么肯定在做事情的時候優先考慮自己家庭的事情,不讓家庭成員失落或傷心。如果出現下面的問題:手頭有工作沒有做完的話,可是孩子又非常需要你,那怎么辦?以家庭為中心的話,那肯定是要放棄工作,把孩子照顧好,這無需糾結,也無需內疚。等孩子安撫好之后,我們會再找另外一個時間把工作做好。
原則為中心的人會保持冷靜和客觀,不受情緒或其他因素的干擾。
當然,我們剛才就說過了,人生在世是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自然也擔任著不同的責任,那怎么能夠追求比較圓滿的人生,并且兼顧全局,這就需要我們去撰寫使命宣言,我們要確定自己的角色和目標,比如說,作為母親,我應該怎么樣去要求自己。但在制定宣言的過程里面一定要全員參與。為了這個家庭,我們每個成員應該做到什么?當確定了這個之后,核心原則確定了,那么之后的行為就有了指導。無論今后有多么忙碌,一旦有了這個核心原則,所有的問題就知道如何去做了。(當然,生活遠不是說的這么簡單,所以還需要不斷的實踐)
說說容易,做起來也不難,但一直做下去就難了,到底該怎么樣去處理自己的事務呢?下一個習慣,要事第一。會談到這一點。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