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個關于如何使用Django編寫一個blog的視頻,發現聽了一個小時仍然稀里糊涂,一步步照著做完全不懂為什么,雖然最終還沒運行成功。。。還是先理解一下Django框架及其設計模式吧。
1、Django是什么
Django是python的web開發框架,遵循MVC的設計模式,但在Django中通常稱為MTV(model-template-views)??蚣苣軌驇椭惆殉绦虻恼w架構搭建好, 而我們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填寫邏輯, 而框架能夠在合適的時候調用你寫的邏輯, 而不需要我們自己去調用邏輯, 讓Web開發變的更敏捷。
1.1、MVC模式
模型(model):模型持有所有的數據、狀態和程序邏輯。模型獨立于視圖和控制器
視圖(view):用來呈現模型。視圖通常直接從模型中取得它需要顯示的狀態與數據。對于相同的信息可以有多個不同的顯示形式或視圖
控制器(controller):位于視圖和模型中間,負責接受用戶的輸入,將輸入進行解析并反饋給模型,通常一個視圖具有一個控制器
他們之間以一種插件式的、松耦合的方式連接在一起,模型負責業務對象與數據庫的映射(ORM),視圖負責與用戶的交互(頁面),控制器接受用戶的輸入調用模型和視圖完成用戶的請求,其示意圖如下所示:
1.2、MTV模式
Django的MTV模式本質上和MVC是一樣的,也是為了各組件間保持松耦合關系,只是定義上有些許不同,Django的MTV分別是值:
M 代表模型(Model):負責業務對象和數據庫的關系映射(ORM)。
T 代表模板 (Template):負責如何把頁面展示給用戶(html)。
V 代表視圖(View):負責業務邏輯,并在適當時候調用Model和Template。
除了以上三層之外,還需要一個URL分發器,它的作用是將一個個URL的頁面請求分發給不同的View處理,View再調用相應的Model和Template,MTV的響應模式如下所示:
1,Web服務器(中間件)收到一個http請求
2,Django在URLconf里查找對應的視圖(View)函數來處理http請求
3,視圖函數調用相應的數據模型來存取數據、調用相應的模板向用戶展示頁面
4,視圖函數處理結束后返回一個http的響應給Web服務器
5,Web服務器將響應發送給客戶端
1.2.1、ORM對象關系映射
ORM(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是通過使用描述對象和數據庫之間映射的元數據,將程序中的對象自動持久化到關系數據庫中。
在業務邏輯層和用戶界面層中,我們是面向對象的。當對象信息發生變化的時候,我們需要把對象的信息保存在關系數據庫中。ORM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對象關系的映射。域模型和關系模型分別是建立在概念模型的基礎上的。域模型是面向對象的,而關系模型是面向關系的。一般情況下,一個持久化類和一個表對應,類的每個實例對應表中的一條記錄,類的每個屬性對應表的每個字段。
1.2.2、MTV模式對應到Django中的文件
2、Django怎么用
2.1、創建項目
?pythoon django-admin startproject guest ? ? ?#創建guest項目
創建完成后,自動生成以下幾個文件
a、guest/__init__.py:
一個空的文件,用它來標識一個目錄為Python的標準包(如果__init__.py不存在,這個目錄就僅僅是一個目錄,而不是一個包,它就不能被導入或者包含其它的模塊和嵌套包??梢詾榭眨?/p>
b、guest/settings.py:
Django項目的配置文件,包括Django模塊應用配置,數據庫配置,模板配置等
c、guest/urls.py:
Django項目的URL聲明,在URL請求和處理該請求的視圖函數之間建立一個對應關系(一份由 Django 驅動的網站"目錄"。決定127.0.0.1:8000后面可以接哪些內容)
urls.py的工作原理:瀏覽器發送請求URL,服務器根據請求的URL,在項目所在的所有應用的urls.py配置文件中進行查找,如果能匹配到該URL,就會將該URL交給其對應的視圖函數進行處理。負責處理該URL的視圖函數,會搜集一些業務數據,然后把這些數據,通過return render(request,'模板文件‘’)
d、guest/wsgi.py:
服務器網關接口,為WSGI兼容的Web服務器服務項目的切入點
e、manage.py:
一個命令行工具,可以讓你在使用Django項目時以不同的方式進行交互
2.2、創建應用
進入manage.py所在的目錄,運行 ?python manage.py startapp sign ? #創建sign應用
創建完成后生成以下文件:
a、migrations/:
用于記錄models中數據的變更
b、__init__.py
c、admin.py:
映射models中的數據到Django自帶的admin后臺,因此無須自行編寫后臺管理模塊
d、apps.py:
用于應用程序的配置
e、models.py:
創建應用程序數據表模型(對應數據庫的相關操作)
f、tests.py:
創建Django測試
g、views.py:
控制向前端顯示哪些數據
2.2.1、project與app的區別
一個project包含很多個Django app以及對它們的配置
技術上,project的作用是提供配置文件,比方說哪里定義數據庫連接信息, 安裝的app列表,TEMPLATE_DIRS,等等
一個app是一套Django功能的集合,通常包括模型和視圖,按Python的包結構的方式存在(app的一個關鍵點是它們是很容易移植到其他project和被多個project復用)
即:project的配置構成了一個全局的運行平臺,各個APP都運行在這個全局的運行平臺上,而APP代表的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功能模塊,所以程序的邏輯都在APP中
2.3、運行項目
Django已經提供了web容器,通過“runserver”命令即可運行
python manage.py runserver (默認為本機的8000端口啟動)
或指定IP地址與端口號啟動 ?python manage.py runserver 127.0.0.1: 8001
打開瀏覽器,若能成功訪問 http://127.0.0.1,則說明成功運行
2.4、頁面中打印hello Django
a、配置guest/settings.py文件,將sign應用添加到項目中
b、在guest/urls.py文件中,導入sign應用的views,并添加index/路徑配置
c、在sign/views.py文件中,添加index函數
d、創建templates文件,并在其中創建一個index.html的網頁(很奇怪的是,在這里我將templates文件創建在sign文件下,但是網頁實際訪問的是Django安裝目錄下已存在的templates文件下的文件,所以最開始頁面報錯,提示源文件不存在)
e、運行項目 并打開瀏覽器訪問http://127.0.0.1:8000/index,即可訪問index.html頁面
Django工作流如下
參考:
www.zhihu.com/question/26235428
blog.csdn.net/acs713/article/details/40651457
www.cnblogs.com/wgbs25673578/p/5140482.html
muilpin.blog.163.com/blog/static/16538293620121212481865/
《Python web接口開發與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