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默之所以戒酒,并沒有特別典型的原因。他既沒有觸犯法律,人際交往中也沒有受挫,也不是被醫生嚴肅教育了一番。這位25歲學生戒酒是為了自己的健康。他是受到了“無酒月”的鼓舞。這項活動針對社會上飲酒的人士,號召大家在一月份戒酒一整月。今年世界上有200萬人承諾參與此舉。組織者說,活動參與者每年都有增加,在社會媒體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霍羅維茨是個醫學編輯,也是紐約萊諾克斯山醫院的一名內科醫生。他注意到近來患者們會詢問戒酒的好處,看來是有將減肥列入新年計劃的想法。
“雖然一杯酒只有250~300卡路里,但是如果你乘上7,那么你一周就多攝入了2000卡路里。”?霍羅維茨說,“如果你除了戒酒之外不改變任何生活習慣,那么你一周可以減重一磅。”
酒是“一把雙刃劍”
某餐館老板柏格定工作后的一杯酒已經成了一把雙刃劍。“你一回家就想:‘喝幾杯酒放松一下真是太棒了。’回家后我確實在放松,”50歲的柏格定說,“坐在那兒喝了一杯又一杯。到早上該工作了,我卻疲累極了,因為沒睡好,又喝得太多。如此日復一日。”
一年半前,第一個“無酒精30天”讓她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轉變。她開始鍛煉身體,丈夫也開始挑戰減肥。她寫了書,還和丈夫開了個網絡廣播站。現在她依然會小酌一杯,但幾乎不會再喝第二杯了。
帕默說熬過第一個“無酒月”并不容易。最先他很焦慮,無法入眠,漸漸的他開始意識到不借助酒精入睡是一種全新的休息方式。“喝太多時,毫無疑問你不會有睡眠問題,但你絕對意識不到你的睡眠質量其實很差。
在不喝酒的情況下睡飽八個小時,你就會覺得:‘哇,我又來勁了!’”他精力充沛,工作和學習上更有效率,膚色也變好了。但真正意外的結果是他意識到自己省下了一大筆錢——花在酒精上的錢比買食物的錢還多。
酒精和健康?
心臟、胰臟、大腦、皮膚以及免疫系統都會被酒精摧殘,甚至會增加患某些癌癥的風險。長期喝酒的量超過了肝臟代謝能力,就會導致酒精型脂肪肝、肝炎,更糟的是肝硬化。最后要么做肝臟移植,要么死亡。
根據美國國家防止酒精濫用與酒精中毒研究所的統計數據,2013年12歲以上死于純肝病的71,713例病人中,46.4%與飲酒有關。
倫敦大學學院醫學院肝臟和消化系統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去年秋天做了一個小實驗。他們挑選了10位認為自己飲酒量處于正常水平的志愿者,然后要求他們戒酒5周。結果發現他們的肝臟脂肪(肝損傷的前兆)水平平均下降了15%,血糖(糖尿病風險指標)含量下降了16%,血液膽固醇含量下降了5%,實驗對象平均減重了3磅。報告中唯一的負面結果是他們的社交少了。
新墨西哥大學酗酒、藥物濫用和成癮研究中心的前聯合主任威廉 R.米勒在1976年出版過一本引起爭議的書《如何控制飲酒》(最新版于2005年發行)。書中提到:“練習不去做你習慣做的事情,有助于你培養自控力,一種控制自我行為的能力。”“故態復萌也是可能的。但是戒酒的目的是為了從中吸取教訓,發現生活原來也可以沒有飲酒、不用依賴酒精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