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咱們繼續咱們的甲骨文。今天群里面有點熱鬧,感恩節。這個節過不過的沒有什么,感恩是必要的,人一定要起敬畏心,這種敬畏心是找到自己的根本,否則就一直會膨脹,然后找不到自己,這是最可怕的。所以說起敬畏心,起感恩的心,這個倒是挺好的我覺得。中國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就是因為它的文化的這種融合能力和包容性,促使它有頑強的生命力。它不象其它的幾個文明古國一樣,文明產生的可能比我們要早的多,當時可能它在文化上比較強大,但是它消亡了,其它的一些國家也好文化也好它有排它性,但是中國文化它的生命的源泉就在于它的包容性,它的自我修復、調整、整理。
今天咱們的第一個字是 “雛”,“雛”是一個“芻”一個“隹”,那么“芻”當然是它的音,它的是意是一只小雞,就是那個“隹”,鳥也行小雞也行,它表述的就是小雞。它在卜辭里面作為出生的人名,這就是“雛”的延伸意了。它的本意是什么?延伸意是什么?咱們講文字學的本身就是找它的本意,你只知道他的延伸意不知道它的本意,那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個做事情學習是要不得的。所以說要找根本,根本在文字學上就是找到它的本意,即使我們不能很明確地找到它的本意,我們通過探求也會發現好多的問題,促使我們進步。
要講的第二個字是“楚”,楚楚動人的“楚”,從甲骨的字形上字意上,造字的組成上非常的明確,從林從足,“足”表示的是聲,足標聲,有的時候它還從草,咱們前面說過在殷商時期草本和木本表述的是明確的用的時候是統一的,它倆個可以通用。
那么“楚”呢有林有草有個足。“足”在這里我覺得它不光是表示它的聲,前期咱們講過,咱們造字沒這么簡單, 說這個表聲那表形合起來有個意,不是的,有的時候表聲的時候也有表意的成份,那么這個“楚”就是個例子,”楚“是足的音,但是它也表示在往樹林里面前進,那么有這個意思,說“楚”象是從林之行。意呢說是表示從林,那么如果說我們把”足“也看成有表意的成份的時候,那么就說它象從林里面走,這才是這個字的真正的本意。
這個“楚”它時常被借用做地名,大家看我手寫的那一部分。幾個”楚“的寫法,從草的從木的,原來講過”草“和”林“。構形不是太明晰,即使有草有木有足,因為有爭議,當然別人沒有爭議,我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剛才講過了。
? ? ? ? 看一段卜辭:“于楚又雨”,”于楚“就是在楚這個地方,”又雨“或者叫”有雨“,有雨嗎?實際上它是在占卜,在問,在卜問。它作為地名的時候肯定就是借音字,好多。借音就說它表示什么,你說它這個字表示什么?它本意還是”楚“的本意,但是它指示的就成為了一個地方。當然我覺得這個地方可能樹林比較多,樹林比較多。咱們百家姓家里姓林的姓楊的姓李的這些氏,安置它的時候以它的地方的特色,姓丘的,它以它地方的特征冠以自己的氏。還有就是以它的職業冠以它的姓氏。
大家看我手寫的那一部分。那么“醇”是作為地名,它肯定是借音字,看一段卜辭:”戊午卜,在*貞,王田,衣逐,亡災“。*這個字可能是呂方的那個“呂”,這個咱們先存疑。里面要注意一個字是“逐”,追逐的“逐”,上面是一個“豕”下面是一個“足”,咱們現在這個“逐”還是一個“豕”一個走之,那個腳趾的“趾”后來慢慢得演變加了行動的“行”的雙人旁就是那個 “彳”,慢慢得演化,就是攆那個豬,追“豕”啊就是那個。
還有一個卜辭就是:“辛酉卜,在??(chún)貞,王田,衣逐,亡災”。這個“衣逐”就是會合成“追逐”的意思。我的認知可能和它有點不同,“衣逐”我認為這是一種形式上的追逐。這兩個卜辭呢因為它是一起出現的,里面又提供了很多的信息,這個咱們不做追究,但是必須要說一下。“戊午卜”,就是戊午日占卜。 ?“辛酉卜”, ?它占卜的時候還不在“??(chún)”這個地方,但是到了辛酉日他就已經到了??(chún)地開始田獵了,就是“衣逐”了,那么一共兩天的時間,所以說提供的信息是“呂”這個地方,和“醇”這個地方挨得非常近,兩天或者一天多就到了。那么離這個咱們剛才說到的“??(chún)” 還有一個攻擊打伐的意思,也有一個敦的意思,剛才講過了,這個??(chún)還有一個另外的,它如果作為敦出現的是攻擊打伐的意思。
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個是“川”,山川的“川”,看字形也就很明確了。羅振玉說:“象有畔岸而水在中,疑是川字。” 咱們知道那個“水”字啊,只表了水的形沒表示岸的形,水和小河流這個岸不是特別的明確,因為它不是太深,就是那種岸的表述不是太明確,但是這個”川“,岸就就表示很明確了,兩岸的中間有水,就表述的比較明確。那個意上我們能夠感知到,一個是水可能比較深,水流比較快,這個岸是被水切出來的,越切越深,越切越深。那這個有的時候“川”和“水”是通用的,因為它都表示水,一個是只表示一種物質“水”;“川”就表示在地面上,然后還有它的地貌還能夠感知到它的水流。
? ? ?
卜辭里面有的時候水和川的用法是相同的,看一句卜辭:“丙子貞,不川。丙戊卜貞,不水。”那么這個“不水”和這個“不川”,指的是水沒漲上來,漲水。“不水”、“不川”指的是河水沒漫過河岸,“漲水”或者是老百姓叫它滿槽,這個河槽里面的水都漾過來了。
那么從這上面可以看到“川”和“水”有的時候是可以通用的,指的是一個意思,當然它不是完全相同的,在表述的有些時候可以是共通的。
這是今天咱們講的幾個字。
“川”,“川”和“水” 有的時候可以是一個意思,但是有它的不同。
再有一個是”??(chún)“,這個 ”??(chún)“呢比較麻煩,它有好幾個意思,有表示“敦”的攻擊的意思,表示宗廟和祭祀的本意,還有作地名的。
再有就是“楚”,剛才還提了一下我的一些看法,字形的構成是明確的。
還有一個是“雛”,“雛”的構成是一個音一個意,它的本意也是很明確的。
這是今天咱們講的幾個字,大家隨手畫一畫寫一寫,感受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