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斷斷續續地學習心理學的知識,發現我所接觸的心理學概括而言,有兩個重點:由外而內,自己是所有問題的答案。
由外而內,指的是心理學鼓勵和引導的是由追求外在轉向探索內在,鼓勵人們去關注自我的情緒,觀點,渴望,從追求名,利,地位轉向追求內心的平靜,快樂與充實。幸福很大程度上是由你內心的狀態而決定的。
自己是所有問題的答案,心理學相信,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別人只能是受影響。即使外面所有一切都不能改變,而自己是可以改變的。自己改變了,結果有可能改變。心理學非常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也相信人的心態的巨大威力。“自己是所有問題的答案”最大的好處是讓自己沒有任何的借口,沒有任何抱怨的理由,即使環境不好,別人對你不好,但你自己作出改變,還是有機會能改變境況。如果你相信這點,那么你還會再找理由和借口將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去埋怨這個,抱怨那個嗎?
21世紀是心理學的世紀,學習心理學對為人父母者或管理者是非常有幫助的,它能指導父母科學育兒,讓管理者更洞察人性,更好地進行管理。但心理學流派眾多,魚龍混雜,也有一些偽科學打著心理學的招牌招搖撞騙。所以,你選擇相信什么其實很重要。為避免誤入歧途,我選擇的是那些有正規心理學背景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