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宣布成立三人行班主任工作室的時候,我是非常欣喜的。因為我深深地知道,班主任只有一個,而教室里的學生卻有幾十個,以一己之力,換取一個班級的和諧,這應該是世界上最困難的事了。況且,班級里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思想、性格,班主任必須掌握幾十種戰略戰術,方能教育好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而這,也是世界上難度最大的事了。因此,作為班主任,更應該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抱團成長。
? ? 加入三人行班主任工作室之后,我果然從那些優秀的班主任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尤其是工作室提供的共讀書《教師必須掌握的教育懲戒藝術》,我最為喜歡。
? ? 談到教育懲戒,很多老師都避而遠之。這固然和中國教育法規定教師不準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有關,但也和老師們對“體罰”的錯誤理解有關。我特意從百度上搜索了一下,所謂體罰,是指通過對人身體的責罰,特別是造成疼痛,來進行懲罰或教育的行為。教育懲戒是不同于體罰的。“懲戒”中,“懲”就是懲罰的意思,“戒”就是戒除,合起來的意思就是通過當前對個體的錯誤行為實施懲罰,從而達到戒除其不良行為的目的。
? ? 英國啟蒙思想家約翰.洛克在《教育漫話》中認為,教育絕對不能放棄懲罰,沒有懲罰的教育是“缺鈣”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他認為,善與惡、獎勵與懲罰是理性動物的唯一行為動機,是一切人類因之去工作、由之受指引的激勵物和約束物,所以也應該用之于兒童。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也說:“合理的懲罰制度不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不懲戒的方法,只是對破壞分子有益,如果學校沒有懲戒,就必然會使一部分學生失去保障。我個人相信懲罰并無多么大的好處,但我堅信這樣的事實:凡是需要懲罰的地方,教師就沒有權利不懲罰,在必須懲罰的情況下,懲罰不僅是一種權利,而且是一種義務。這種合理的懲罰制度有利于形成學生的堅強性格,能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尊嚴感,能磨練學生的意志,能培養學生抵抗引誘和戰勝引誘的能力。”
? ? 因此,縱容學生犯錯而不采取任何懲處措施的老師,必定是不負責任的老師。
? ? ? 那么,什么情況下可以對學生進行懲戒呢?
? ? ? 當學生的越軌行為具備以下四個特點時,教師就應該對其進行懲戒:一是這些越軌行為違反了班級或學校的規定;二是在客觀上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如果不給予適當懲戒,不但會影響違紀學生個人的發展,還會讓其他孩子的利益受到侵害;三是要懲戒學生的違規行為,是由于學生自身的確存在過錯或過失;四是本來學生完全有能力控制自己不去做這些越軌行為,卻沒有約束自己。比如學生擾亂課堂紀律、打架、攜帶危險品進入學校等,都應該給予適當的懲戒,否則縱容這些不良行為,不但讓這些違紀學生不能自拔,而且會損害其他學生的利益,誘發其他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而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 ? 教師可以用哪些方法對學生進行懲戒呢?懲戒前和懲戒后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 ? 一般來說,懲戒方式有以下幾種:
? ? ? 一、補償性懲戒。學生缺什么就讓他補什么。比如對故意損壞公物的學生,在講明道理的基礎上,除要求學生按價賠償外,還可罰其在某一段時間內擔任班級公物維修員,這樣學生不但能很好的改正錯誤,而且能體會到維修工的辛苦,在思想上強化了集體意識。對于班里愛吃零食的學生,就讓他治理吃零食的問題,這樣既監督了別人,還克制了自己。對于缺乏親情的學生,犯了錯誤,就罰其寫一封家書。對于不愛閱讀的學生,犯了錯誤,就罰其在講臺上給大家朗讀一篇課文。對于違反就餐秩序的學生,就罰他在一周內維持就餐秩序,或者打掃餐廳衛生,并每天上交300字心理感受短文一篇等等。
? ? 二、挑戰式懲戒。比如班上有學生經常不交作業,可以為這些經常不交作業的學生設立一個星期的挑戰極限,只要這一星期比上一星期交作業的次數多,就屬于挑戰成功。從挑戰的第一天起,只要那個不愛交作業的學生每天堅持交作業,每天就可以得到一顆五角星,代表今天挑戰成功。只要一周可以得到五顆五角星,就是挑戰英雄,可以給他發獎。這樣,給學生確立一個正面、積極的目標讓他們去追求,可以激發他們內心向上求美的本性,比罰他們抄作業或者當面批評他們管用得多。
? ? ? 三、激勵性懲戒。比如對違紀較嚴重學生的懲戒,可以由老師在課余時間帶領違紀學生參觀學校榮譽展室,并介紹學校發展的光輝歷程。之后,學生要寫出300-500字的感想,然后罰該生擦拭學校的校牌。這種體驗式教育,可以讓學生有所感悟,從而喚起內心的良知。學生因學習習慣不好而違紀,可以讓學生采訪一位本校優秀學生,或者是采訪校外一名成功人士,或者是讀一位名人的傳記,搜集一位名人的事跡,然后寫300到500字的感受,或者做一次主題脫稿演講。
? ? 四、學習性懲戒。學生違反了學習紀律,可以讓學生背誦主題英語短文,或者背誦一篇勵志文章,背誦一首古詩等,背誦一篇熱愛讀書或學習的文章并抄寫兩遍上交。
? ? ? 五、寫作性懲戒。比如用心理描寫的方法寫犯錯說明書,要求描繪出心理活動的三張照片,每張照片上都有兩種思想在爭論。第一張照片,犯錯誤之前,兩種思想怎么爭論;第二張照片,邊犯錯誤,邊進行思想的交戰;第三張照片,犯錯誤之后,兩種思想作何感想。也可以“假如別人這樣對我”或“勸誡同學書”為題創作一篇文章,在班里讀給大家聽。
? ? 六、表演性懲戒。比如故意違反課堂紀律,影響了大家學習,就可以罰他根據事情經過編寫情景劇,并在班里進行模擬表演;或者創作主題幽默漫畫一份在班內張貼,供同學們欣賞;或者唱一首同類的歌曲給同學們聽。
? ? ? 七、交換性懲戒。學生違反了紀律,可以讓學生犧牲自己最喜愛的一項活動作為交換。比如上課說話,以周末不看電視玩電腦玩手機做交換;不認真做操,以周末早上不睡懶覺做交換等等。當然,這些懲戒方法需要提前告知家長,征求家長的同意,并由家長負責實施。
? ? ? ? 八、下發簽懲戒通知單。通知單上顯示違反錯誤的原因、懲戒方式及懲戒效果。由違紀學生和班主任簽字之后,交由違紀學生留存,用于警醒自己。
? ? 當然,在懲戒學生之前,要先確定班規,讓懲戒“有法可依”。班規要在民主的基礎上,通過協商產生,再進行適當集中,最后出臺公布。班規產生之后,可以試行一個月,發現不當之處,可以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進行修改,但一旦確定下來,任何人都不能隨意更改,一定要讓學生感受到班規的公正性和嚴肅性。定下班規之后,可以告知家長,征求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 ? 懲戒之后,教師要反思自己的行為。
? ? 教師要盡量養成每天寫懲戒反思日記的習慣,在懲戒過學生之后,冷靜的思考自己采取的教育懲戒方法是否得當:想一想其他同事以及教育名家對學生的這種錯誤通常會怎么處理,對自己有什么啟發意義;自己采取的措施是否對學生具有教育性,是否符合當代先進教育理念的要求,是否符合師生之間倫理道德;還要反思教育懲戒的效果如何:懲戒實施之后,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是否遠了?在自己后期的觀察中,學生的錯誤是否又再次發生?學生是否在這次懲戒中受到了一些情感上的傷害?通過教育,學生對自己的錯誤認識深刻嗎?懲戒之后,學生的行為是否逐漸接近我們的預期?
? ? 懲戒之后,教師還要對被懲戒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避免懲戒產生副作用。
? ? 這種心理疏導可以提前到懲戒還沒有開始的時候。比如在開學第一課,老師就告訴學生自己喜歡什么樣的學生,不喜歡什么樣的學生,也讓學生談談自己喜歡什么樣的老師,不喜歡什么樣的老師。這樣有助于學生約束自己,不去做老師不喜歡的事。同時,老師也可以提前告知學生,自己可能對不同學生的要求也不一樣。比如同樣是沒寫完周末作業的學生,老師可能會鼓勵甲今后繼續努力,但卻會懲罰乙寫出犯錯說明書。請相信老師這樣做一定有自己的理由。老師鼓勵甲,肯定是因為甲以前從未寫過家庭作業,在老師、家長和他自己的努力下,他開始努力學習了,但由于基礎差一些,題目確實不會,所以沒有完成作業,這時候老師會給他更多的鼓勵。而罰乙寫犯錯說明書,是因為乙是一個很優秀的學生,但由于自我管理能力差,貪玩,導致作業沒寫完,為了幫乙養成好習慣,老師對他的要求會嚴格一些。讓學生明白,千萬不要羨慕某些同學會受到老師的優待,老師對你要求越嚴,說明你越優秀,你越應該為自己感到自豪。有了這樣的提前溝通,學生對老師的處罰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 ? 對于不同的學生,采取的心理疏導方法也不同。
? ? ? 對于好學上進的犯錯學生,在懲戒之后,要跟他們做好溝通,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幫他們分析這次犯錯的原因、如何在今后避免這類錯誤的發生。老師還要讓他們明白,在成長的路上,每一個人都會犯錯誤,這不可怕,成長原本就是一個錯了再試的過程,所以,只要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改正,老師仍然會把他們當成優秀的學生看待。
? ? 對于犯了錯、接受了懲戒之后,感覺自己委屈、對老師產生誤解的學生,就需要老師有特別的耐心,讓他們明白自己所犯錯誤的危害,以及老師懲戒他的用意,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懲戒之后,老師要多關注他們,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感到老師沒有拋棄他們,而是在積極的幫助他們進步,從而內心感到溫暖。
? ? 對于學習成績不好又屢次犯錯的學生懲戒之后的心理疏導更是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采用多種方法。首先要借助家長的力量,定期與家長溝通聯系,商量教育學生的對策,讓家長在家督促學生進步;二是要借助學生的力量,避免受懲戒學生在班里陷入孤獨,和其他學生發生不合群現象;三是要借助班干部的力量,發動班干部主動和他們交朋友;回是老師要定期跟他們談話,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動向,及時對其進行幫扶教育。
? ? 一位有經驗的老師曾經說過:孩子犯錯,如同裙子上不小心劃破了一個洞,不補走不出去,胡亂補上又會影響視覺。如果我們能掌握“繡洞成花”的技術,在“錯”處巧妙地繡上一朵花,那將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美麗。希望每一位老師都能掌握教育懲戒的藝術,讓每一次錯誤都成為孩子成長的一次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