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學家在重新檢查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的存檔數據后發現一顆可能適合居住的系外行星及其恒星,它與地球和我們的太陽比任何已知的行星對都更相似。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可能適合居住的系外行星及其恒星,它比任何其他已知的行星恒星對都更類似于地球和太陽。
這顆有待進一步確認的行星,與它的恒星之間有著合適的距離,允許液態水存在,這也就意味著上面很可能有生命。這項新研究的主負責人Rene Heller在一份新聞稿中說:“這顆比地球小兩倍的行星和它的太陽類型的主恒星的結合使它如此特別和熟悉。”
她在馬克斯·普朗克太陽能系統研究所的研究小組上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這對行星和恒星。
目前,這顆候選行星被稱為KOI-456.04。如果其他望遠鏡證實了它的存在,這顆系外行星將加入到我們太陽系外一個約4000顆已知行星的行列。一開始,人們叫它開普勒160,而且發現有兩顆行星環繞它,但是新的研究表明,還有另外兩個。
(NASA/JPL-Caltech/AMES/MSSS/TAMU)
上圖:一幅藝術家繪制的行星排列圖,展示了與地球相似的可居住帶行星:從左起,開普勒22b,開普勒69c,開普勒452b,開普勒62f和開普勒186f。排在最后的是地球。
?
為何它適于居住?
要想被認為適合居住,行星必須圍繞穩定的恒星運行一定距離,并保持適合液態水的溫度。
據估計,銀河系可能有100億顆類地行星,但只有4000顆被確認適宜,絕大多數系外行星不符合生命存在的條件。研究人員已經發現軌道紅矮星不夠穩定。紅矮星比太陽更小更弱,會發出紅外輻射。它們有時還會發出高能的耀斑,炸毀周圍的行星。
在已知的繞太陽系恒星運行的系外行星中,大多數系外行星比地球大得多——通常約為海王星的大小(地球大小的四倍)。這些較大的行星往往會在其大氣中捕獲過多的氫,因此這類氣態巨行星不會維持液態水。
這個新的候選人還是很有希望的
這項新發現是在天文學家重新檢查了NSAS于2018年10月退役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的存檔數據后得到的。該望遠鏡將系外行星探測任務交付給了于2018年8月開始觀測的TESS衛星望遠鏡。
由于KOI-456.04小于地球大小的兩倍,這可能意味著其大氣條件與我們的相似。另外,行星候選軌道的恒星約為太陽大小的1.1倍,其表面溫度為5200攝氏度(僅比太陽低300攝氏度)。恒星也像我們的太陽一樣發出可見光。
根據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的說法,如果KOI-456.04的大氣層與地球一樣,即具有溫和的溫室效應,那么它的平均地表溫度約為5攝氏度,而地球的平均溫度為15攝氏度。
該系統距離我們的太陽系僅3,000光年。
未來的太空望遠鏡可能會進一步研究這顆行星。美國宇航局、歐洲航天局和加拿大航天局計劃在2021年發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而歐洲航天局的柏拉圖太空望遠鏡計劃在2026年發射,將著重尋找繞類太陽恒星運行的類地行星。
相關知識
太陽系外行星,或簡稱系外行星,是位于太陽系之外,不繞行太陽公轉的行星。截至2020年6月底,已經被確認的系外行星總共有4281顆,當中約有71.3%是透過凌日現象發現的;這些行星分屬3163個行星系,其中有701個多行星系。開普勒任務已經檢測到18,000顆行星候選者,包括262顆位于潛在適居帶的候選者。
?
作者: HOLLY SECON, BUSINESS INSIDER
FY: Margaret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于三十日以內聯系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