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聽過許多鬼、神、狐仙的故事,跟《聊齋》差不多。聽多了有時間晚上還害怕,別笑我,那時侯我還小,沒上學呢。當時外婆養了一條花狗,喚做大花。印象中那狗很大,能馱著我在院子里跑。有一天,大花叼回來一只尺來長的黃鼠狼。那時農村人少,地多,樹多,小動物也多。別說黃鼠狼常見,還能看見進村偷雞的狐貍呢。看著大花叼回來的黃鼠狼,外婆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戶山里人家,無兒無女,老兩口過著清苦的日子。有一年冬至,天特別冷,北風凜冽,大雪封山,人們都躲在炕頭暖和,極少出門。清早,老太太到屋后拿草做飯。過去做飯燒的是麥桔、玉米桿,從山上割的草等等。人們都在自家屋后堆大大的草垛,一直燒到第二年。
老太太彎腰剛要從草垛上抽草,手還沒夠著草呢,卻見草垛里窸窣抖動,老太太嚇一跳,正納悶,突然竄出一只黃鼠狼。那黃鼠狼站得離她一步遠,盯著她,但似乎沒有跑開的意思。
瞅著黃鼠狼機警的樣子,老太太想起了往事。
想當年,老伴強子還是年輕小伙時,那可是十里八村有名的捕獵能手。白天打坡,夜間打獵;溝底捉獾,山脊打狼,山腰獵狐;放火槍,下拍子,挖陷阱,進山總是凱旋。
婚后不久的一天夜里,黃鼠狼進院里,輕易地就擄走了一只老母雞。強子很生氣,獵物倒欺獵人哩,不給它點顏色瞧瞧,這畜生還不吃順嘴,走順腿了?可巧剛下過雪,強子憑著豐富的經驗,順著腳印,找到了黃鼠狼的老窩。人說“狡兔三窟”,黃鼠狼比兔子聰明多了,自然知道這個道理。不過這可難不倒強子,他很快就找到了所有洞口,并在附近做了記號,然后回家取夾子。
返回時,記號不見了,你說黃鼠狼多高的智商啊!要不是天寒地凍的,土硬得拿鍬都刨不開,備不住黃鼠狼連夜轉移了呢!好在強子記憶力好,一番周折后,一切搞定。
強子在一個洞口下了夾子,其余洞口都牢牢地封死。黃鼠狼只要出洞,就一定會被夾住,到時過來撿獵物就行了。強子哼著小曲回家了。
第二天,一無所獲。強子不急。
第三天,一無所獲。強子不太急 。
第四天,還是一無所獲。強子納悶了。仔細觀察,發現洞口雪地上居然有進出的痕跡。夾子失靈了?
正在這時,洞口有了動靜。強子趕緊藏好。只見一只黃鼠狼探出半個腦袋,張望幾下,縮了回去。一會又鉆出來,小腦袋四下轉轉,不放心似的,又退了回去。第三次,黃鼠狼出來了,慢慢接近那夾子,遠遠地朝夾子撒尿。尿完,小心地撤回洞里。
強子恍然大悟:尿讓夾子凍成冰疙瘩,機關失靈,形同虛設,黃鼠狼自然可以出入了!
“聰明!”此時的強子對這小動物肅然起敬,“如果不是萬不得已,如此精明的家伙不會與人為敵的。而殺戮有靈氣的動物,作孽呀!”
強子從此封槍。
想到這里,老太太笑了,和藹地說:“這天寒地凍的,沒處去,你就鉆草里暖和吧。我拿完草就走。”黃鼠狼專注地聽她說完,眨巴眨巴眼睛,晃動小腦袋四下看了看,返身鉆進了草垛。
老太太就從旁邊抽草。剛抽一把,卻見黃鼠狼探出頭來,呲楞鉆了出來。接著,呲楞又鉆出一個! 呲楞呲楞,嚯,原來還有一窩黃鼠狼小仔呢!
黃鼠狼蹲在老太太腳下,把爪輕輕搭在她腳上,仰臉看著她。小黃鼠狼聚集在媽媽身邊,也都學著媽媽,齊唰地仰臉看著老太太。老太太明白這是有求于自己,肯定餓了,討口吃的。“唉!冰天雪地的,你們哪里尋吃的!隨我來吧!”
到家后,老太太把情況告訴了強子。強子說,也好,老天給我一個贖罪機會,起身滿院子追老母雞。黃鼠狼媽媽前爪抬起對著強子吱吱叫,似乎在阻止他。強子找根繩子把母雞綁了,放地上說:“雞放這了,餓了就吃吧!”
小黃鼠狼們看到扔在地上的雞,紛紛要撲上去,黃鼠狼媽媽 “吱——吱”長叫幾聲,小黃鼠狼趕緊聚到它身邊,小眼睛盯著雞,卻不敢再動彈了。強子看黃鼠狼不是要吃的來了。那么,它要干什么呢?他實在不清楚,隨口說:“既然來了,就把這當家吧!”
黃鼠狼媽媽聽完強子的話,吱吱叫了兩聲,似乎表示感謝。然后帶著小黃鼠狼們鉆進了緊挨灶臺的灶洞(儲存做飯剩下來的草)。強子一下子明白了,天太冷,小黃鼠狼們一定是在外邊凍得受不了了,強子忍不住贊嘆:“就知道你們靈光!就住這吧。”
這年冬天,這群黃鼠狼就住在了強子家。從第二天起,每天早上老太太起來做飯時,總會發現鍋臺上放著幾枚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