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堅信我爸爸經常給我說的一句話:“該花不省,該省不花”。這句話我是我爸爸主要針對我生活方面的來說的,因為一個女孩子在外面,做父親的最擔心的就是生活各方面能否過得很好。
室友給我打電話:“親愛的,我換住的地方了。”
室友搬到了公司附近。一月份她入職之前,我說如果租房住,可以忽略房租的高低,盡量住在離公司近的地方,生活方便、環境稍微好的小區,沒必要把時間花在路上。
室友說:“我當時為了省下每個月500塊錢的房租,每天到公司需要一個多小時,還是在早出晚歸,每天六點起,九點回,避開高峰的前提下。每天都覺得身心疲憊的,你說的太對了。省下來的錢,根本不足以彌補降低的生活品質。每天到家都九點多了,什么都不想干,有時候連飯都沒時間吃,倒床就想睡了,有時候想想就覺得日子好難熬啊。”
是的,有些錢,省下來,其實是需要花費更多。比如選在遠處的住所,多花費的精力和時間,還有整個人的工作狀態,是房租和房價遠遠彌補不了的。
去年我開始上班的時候,那兩個月,基本每天都能按時上下班,但是我得大清早起來,晚上九點多甚至有時候十點才到家。那段時間,我就感覺身心疲憊,覺得上班很累,對工作也提不起來勁,我就開始抱怨工作的種種,認為是工作方面出了問題。
后來,我豁出去了,在公司附近找到了一個每月1600的房子住下了,朋友問我那里房租貴了好幾百,每個月就多了幾百塊的開銷,我說在這兒住,每天晚上七點到十點,不外出的話我就可以做做飯,看看我喜歡的電影喜歡的書,并且這一系列的都做完了之后,也才九點多,以前我到家都十點多了,我覺得這樣的生活讓我很輕松很快樂,對工作也提起了勁,每天走幾步路去上班真的是件很幸福的事情,路上可以感受到清晨的陽光灑在臉上,生活也精致了許多。朋友想了想說,也是,我每天上下班路上兩個半小時,你上班只有十分鐘,每天比我多的時間就有兩個小時了。
在魔都,兩個半小時的上下班時間,不算是最長的。我有一個表姐這個時間縮短到了半個小時以內。兩年前她和老公打算在魔都落根,選擇了內環邊上,即使房價比外環高出三倍。在迷你的幾十平的小房子里,他們把生活過的溫暖而精致。
她說,因為到公司就是十幾分鐘步行,少了路上的奔波,好像每天比住得遠的同事多了小半天,不僅早上可以多睡一個小時,晚上還多出來一些時間,做任何自己覺得快樂的事,運動,看書,品茶,和老公一起做頓精美的食物……
像室友這樣,減掉無謂的時間成本,太明智。省下路上的兩個小時,可以讓生活輕松很多。
之前辦公司一對小情侶都在內環里面的寫字樓里上班,但是房子租到了外環外,于是早上六點10分出門,八點半到辦公室,準點下班到家也快九點了。她說工作一天,下班了本來心情還不錯,在回去的路上,各種擁堵和吵鬧,各種不愉快的情況下,總能帶來許多負面情緒,心情越來越不好。走到一半的時候就不開心了,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做,男朋友一說話她就想吵架。半年之后,兩個人回家基本上就是沉默狀態。后來他們在公司附近租房子住。這樣她每天走路上下班,男朋友也不過是十幾分鐘的車程。后來她說,住的近了才知道,上班可以這么輕松,我每天都很愉快,感覺整個人都不一樣了!
的確,我們大部分時候,還是喜歡拿錢來衡量得失和貴賤,忽略了最寶貴的時間。比如室友借你500塊錢,他會記得;但是找你幫忙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幫他剪輯一段5分鐘的視頻,即使花費五六個小時的時間,他也不覺得要還什么。殊不知,時間才是最貴的,也是我們生活的載體。
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沒有時間成本的意識。那時候住離公司很遠的地方,可以跟室友一起,去一家有優惠活動的火鍋店吃火鍋,穿越大半個上海。為了節省100塊錢,路上多花了三個小時的時間和精力。而火鍋店,在我們住的附近就有幾家店。原本我們可以悠閑自在的散步到附近的那幾家火鍋店,隨后,可以坐在溫暖的陽光下享受慢時光,或者看一場電影,或者只是逛一逛公園,哪怕是睡上一覺養精蓄銳也是好的。
我們省下來的錢,根本不夠買時間。那些無謂的時間浪費,不值得,我們所花在路上的精力和時間,更是一種浪費,也不是幾百塊錢就能換回來的。
想通了這個道理之后,在面臨任何選擇時,都會把時間成本考慮進去。在能力承受范圍之內,盡可能的節省時間成本。
我可以花一個小時用塑料瓶做一個小花盆種上幾顆種子,可以花兩個小時看自己喜歡的書籍,可以用半天的時間跟室友聊天曬太陽,或者做一頓精美的食物犒勞自己……但是那些無謂的時間成本,一分鐘都不想多花費。尤其是不會把大把的時間花在路上,盡量住在上下班方便的地方,或者住在自己喜歡的圈子內。
對時間無謂的浪費,就是對生命的揮霍。時間花在路上,不僅會讓自己疲憊不堪,甚至工作都失去了激情,這樣的生活還有什么精彩可言,每天多出來的兩個小時,在三年、五年之后,一定會彰顯出來省下來的房租所買不到的價值。
我們能做到就是善待生活,不要為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和路上的出行而去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和美好的心情,這樣,才算得上善待生活,不負年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