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 時代青年——《家》

一個牢籠一樣的家,一個溫暖和諧的家,一個表面風光,暗流涌動的家……

覺新,覺民,覺慧,三個青年小伙,三種完全不一樣的人生態(tài)度

覺新,家中長子長孫,父親去世后家庭的重擔自然而然的落到這個20歲的青年身上,他對此默默地忍受,用自己的方式委屈的接受。他表面上恭順謙卑,背后他也是一個進步思想的追隨者。與自己喜歡的人僅僅因為雙方母親鬧不和,兩個人就要接受各自凄慘的人生。覺新把對梅的思念深深地隱藏在內(nèi)心深處,甚至掘個墳墓去埋葬它。然而,再次見到梅,他那壓抑的情感蠢蠢欲動了,另一邊他的妻子也愛著她,并無可挑剔之處呀!往往小說總要把矛盾扯到無論如何都無法圓滿解決,總要有人受傷,甚至于集體失敗。覺新,處在矛盾之中,他有著新思想,但漸看著被苛刻的封建體制壓榨的沒了新鮮血液,只留下世俗圓滑。無奈的覺新,悲哀的覺新。

覺民,他的思想,他的行為算是最自由的,沒有覺新的順從,也沒有覺慧的過于激進,他愛著琴,琴也是愛著他的,一方面,他感到恐懼,大哥的例子近在眼前,他們的未來如何,能否順利結(jié)緣;另一方面,他又為琴的進步思想感到高興,他們總算一起進步,一起面對黑暗勢力。

覺慧,大家族中最清醒的一個,他有著新生一代,新鮮敏感的血液,崇尚自由平等。他平等的看待家中長者,平輩,奴仆,渴望摧毀一切舊勢力,渴望一個新社會的誕生。他愛上了一個小時的玩伴,年輕的玩伴鳴鳳。平等的思想讓他希望鳴鳳成為他的妻子,當時的社會是決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的。覺慧不甘于被束縛在家中,他冷眼看待家中的每一個成員,他的思想與這個家族的軌跡已經(jīng)漸行漸遠?!缎虑嗄辍返纫恍┻M步雜志作品經(jīng)常在這一群青年人身邊傳閱。

他們都渴望擺脫家庭的束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渴望擺脫身上的牢籠,去接受新時代新文化的洗禮。讓我想起電視劇《北京青年》中一群充滿活力與激情的青年,在幾個城市歷練之后回到北京重新審視自己,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改變,無論對自己、還是對社會的認識都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他們都在為自己的理想,去拼搏,去奮斗。即使那只是個渺小的、世俗的理想,同樣需要你付出青春的血淚與汗水。

會去看《家》,因為看到暗戀的高中男同學最喜歡的書一欄填的是《家》。于是想去了解他的思想,所以讀起來,想發(fā)現(xiàn)其中讓人喜歡的原因。

是因為深刻,是因為其中的反抗、革新精神嗎?還是對人物的同情,對人物的敬佩?看到最后我也沒看懂他……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