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鋼琴,但一直想有機會可以嘗試著接觸。
而且是帶著好奇的想法去做,那樣頓時會讓我覺得特別開心,因為我接觸到了新鮮度的事物,原來那個領域是我從未觸及的,又那么的有意思。
我每天聽著隔壁家小孩彈的音樂,都有一種極致的欽佩感。
看得出他比我博學,
小小年紀可以肆意做著他們這個階段該做的事情,玩耍,折紙飛機,還可以痛快的哭,當然這個我們做起來就有點幼稚。
琴鍵上的空白格,低音到高音,可以發出很多唯美的聲音,
不同的組合就是一首音樂,
我覺得樂器好就好在能抒發內心的情感,不知道是不是這樣,至少在我的印象里音樂人都很陶醉,好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等到鍵盤的最后一個音符彈奏完畢,起身鞠躬,掌聲響起,回頭看看觀眾群里,原來你還在這里。
她一定是忠實的觀眾,而且是略帶享受的那種。
似乎她可以從這里汲取能量轉化成精神食糧,然后再散播出去,
她說生活不僅需要儀式感,還需要不時的熏陶,
這讓我覺得她很高貴,雖然她有時很作。
人最難得的就是一起成長,
跟她交流不會有很深的代溝,她總能找到切合實際的話,又不失坦誠,所以我說不知道你未來的伴侶是個怎樣的人。
她說,我把人分成兩類,有話聊和沒話聊的。
有話聊的人能樂此不彼地分享自己的點滴,
他會盡快融入群體,這也意味著他愿意花時間來提升自己,剛好我就是這種類型,沒話聊的人就算他說得再多,也說不到我心坎里,說一萬句也不抵一句,那就會讓聊天變得很尷尬,如果他可以對此做出改變,說明他情商還是高的,因為懂得窺探別人內心的人很聰明。至少兩個人都奔著同樣的目的地,等走到最后才發現原來你我還在一起,那該有多好。
其實并不像你說的這般簡單,人經歷越多最后愈想做回自己,誰愿意熱臉去貼個冷屁股,如果他一直想著改變自己,做別人心中的模板,那估計他得復制好多模板來回切換,很多人不想做得這么累,但是又不得已這樣做,就像是聊天,他更多的只有不想和你說話而已。
但我相信遇見他只是時間問題,最好的感覺就是兩人一起成長,就像一起出去吃飯,我在吃飯你在低頭玩手機, 哪怕是一起做件非常幼稚的事,都是兩人感情的潤滑劑,到那時你才會發現,原來維系生活的正是一件件小事。不知道那時你還會有這樣的感覺嗎:“我可不想被人耍得團團轉。” “誰說的,喜歡上一個人本來就會這樣。
有追求的人總是希望自己變得不同尋常一點,哪怕是思想或涉略的范圍。我很佩服一類人,就是渴望成長的人,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就遇到未知的自己,人生那么長,總要時刻準備跳躍,也許停留的時間久一點,也說不準什么時候就越過了呢。
有句話是這樣寫的:生活總是喜歡逗弄我們。在你絕望時,閃一點希望的火花給你看,惹得你不能死心:在你平靜時,又會冷不丁地顛你一下,讓你不能太順心。那些被逗弄的人如果沒有熬過那一瞬間,終究是被捉弄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