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學完了《五百年來王陽明》最后一章內容。陽明先生心外無物,一生遵循內心的良知,心系天下百姓,最終積勞成疾,打完勝仗趕回家途中病逝 ,享年57歲。
臨終前,當學生周積含淚問他“有何遺言?”時,陽明先生只是展顏一笑,云淡風輕地只說了一句:“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看到如此一位對國家有大貢獻、對人類有大貢獻的人卻并沒有長壽,有生之年很少受到公正的對待,臨終之前又沒能見到親人一面。我的內心無比沉重!又無比的敬畏!
陽明先生的一生是無價的!他留給后世的心學更是無價的、人類的瑰寶!“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這句臨終前淡淡的一句話,概括了他的一生!可以想象得出,臨終前的陽明先生內在是無憾的、是富足的、是平靜的、是坦坦蕩蕩的!
“我做到了我想做到的,還有何求?還需何言?此生足矣!”這是我對陽明先生當時心境的揣測。
聯想到我們自己,目前的我們,又做到了多少?我們對我們自己滿意嗎?回看過往的我們,如果滿分是100分的話,又能給自己打多少分呢?
如果現在的我們對自己是滿意的,接下來,又該如何前行呢?是維持現狀還是爭取更大的突破?
如果現在的我們對自己還不是太滿意,甚至感覺是很糟糕的,接下來,又該如何積極的正視和積極應對并一點點的突破?還是繼續陷在無休無止內耗的黑洞中呢?
我們當前的現狀如何,我們該做什么樣的選擇,接下來怎么做,都取決于我們自己的內心,取決于我們想要的是什么。
心底無私天地寬!內心光明,就會看到光明,就會擁有更多的光明,更多的光明也會成就我們更亮、更溫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