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運營是一項簡單而又復雜的工作

說新媒體運營簡單,因為它真的簡單,最低標準不過就是一根網線,一臺電腦,一個人,然后就可以開展工作了。工作內容也就是轉轉微博,發發公告,做做小活動。保證每天有人關注,有人互動就好。是的,這就是新媒體運營最簡單的做法了。

但是很顯然,這種做法并沒有太大意義。這樣的工作,為什么要專職招聘一個新媒體運營來做?完全可以交給實習生,三方公司來做。甚至實習生都可能做的更好。那么,如何讓新媒體運營復雜化呢?

一件事情做到極簡很難,但是要復雜還不是很好辦?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提出十幾種方法讓你瞬間不想去做新媒體運營。大方向舉例:公司競爭對手的新媒體平臺認真分析了么?業內龍頭老大的平臺有沒有研究過?現有的各個平臺是否統一規劃了?對平臺的定位和發展有一定規劃么?……小方向舉例:每天內容的閱讀率有統計么?用戶習慣研究了么?日報周報月報制定了么?應急預案提供了么?數據分析能精準么?活動開展策劃了么?……這些是一個人可以搞定的么?我個人覺得,就上面這些工作就值得組建一個團隊來專門運作,而且新手還不一定能立刻上手。

如果是做新媒體運營,那么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定是定位。這一定位既有平臺自身的定位,也有目標對象的定位。因為新媒體運營的最終目的很明確:幫公司盈利。那么我們作為新媒體運營人員,怎么樣實現這一目的呢?最直接的就是擴大平臺影響力,增加更多粉絲。所以要從平臺自身和粉絲兩方面來定位。

平臺定位比較簡單,新媒體平臺的創立是為了做什么?一般來說不外乎

1)提升企業知名度,樹立企業形象

2)為用戶提供更優質服務

3)作為銷售渠道

4)內部企業文化傳播

5)實現個人價值

這幾點不詳細說明,顯而易見前四點基本上是企業新媒體可能具備的功能,最后一點專門針對于自媒體運營者。不管是新聞公告類,興趣特長類,甚至娛樂八卦,科技大咖,每一位自媒體運營者開創分享平臺的時候,其實已經在實現個人價值了。

主要想說,新媒體平臺的定位一定要精準。不要出現想做公司品牌的平臺,天天轉發推送段子;想做銷售渠道,每天都在發布公司新聞;本來是為了提供客戶服務,結果客服平臺經常故障。只有你做好平臺的定位,你才方便繼續進行粉絲定位,然后才可以開展針對性的運營活動。

說完了平臺定位,下面談談粉絲定位。我覺得粉絲定位的難度是大于平臺定位的,畢竟這世上最難不過人心。如果你的平臺現在有50W用戶,那么他們因為什么原因關注你的平臺?他們最想獲取的是什么資訊?他們的年齡、分布?你都可以說出來么?

肯定有人覺得這個不算粉絲定位,而要歸類到數據分析里。但是我給自己辯解一下:如果你的平臺不是自己慢慢搭建,粉絲也不是從零開始精準發掘的,而是直接空降接手平臺工作,或者暴力導入50W粉絲。這個時候,你做的這些工作,就是在定位粉絲,你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運營策略,分析這些數據只是為了做好粉絲定位。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