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知道生命是無法永生的時候,你就再也不能去過那種庸庸碌碌的生活了。"
今天帶著孩兒看了施秋榮、胡弦的紀錄片《內心引力》。孩兒第一次在影片結束之后靜靜的坐著,我看了他一眼,他說:“媽媽,你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我說是的,媽媽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這是一部能引起我共鳴的電影,我沒有創業,所以不是創業引起我的共鳴,是這些人選擇了自己喜歡的事,“不違背內心”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引起了我極大的共鳴。
這部紀實電影圍繞“永不違背內心”的主題,通過4年的拍攝,講述了7位國內獨立品牌創始人關于喜歡、關于創業、關于堅持的故事。
影片由創業者真實出演,把文翰食材網店店主把文翰、先鋒書店創始人錢曉華、雕刻時光咖啡館創始人莊崧冽、SoLife家具店創始人吳永紅、加拿大班夫山地電影節中國區創始人Tina、服裝品牌“例外”和公共空間“方所”的創始人毛繼鴻、自由執業醫生集團創始人張強。
這些獨立品牌現在都做的很成功,我之前跟風去過北京的雕刻時光咖啡館,去過成都的方所,看過Solife的家具,在網上買過把文翰的食物, 看完電影,才開始發自內心的喜歡這些東西。跟風,是覺得大家都推薦,就去了,不知道為什么大家推薦,看了電影,了解到這些品牌的故事,發自內心的認可和喜歡。就像,很多人喜歡奢侈品,可有多少人知道品牌的故事。
我非常喜歡影片中的航拍和長鏡頭,有幾次航拍出現,我和孩子一起“哇,好美啊。”尤其是Tina片段中的極限運動和探險中,孩子非常興奮。我也是熱血沸騰。我有許多要去體驗的夢想清單,堅定的心念,遵循內心引力一定會實現。
【最美書店】影片中先鋒書店創始人錢曉華有一段獨白,他說:“我想象中的書店就像天堂一樣美麗。”鏡頭中天花板上梵高、畢加索等大師的畫像直觸心靈,柱子上波德萊爾、馬拉美等詩人的經典名句猶在耳畔。錢曉華是個愛書之人,徽州是最有中國古風建筑風格的地方, 他在這里改建了老房子做成碧山書局,把當地的文化和書店融為一體。改建了牛圈,做成了牛圈咖啡館。鏡頭中,錢曉華啃著玉米棒子,邀請做工的人和當地農民,等咖啡館建好了,來喝咖啡。一位老奶奶說:“喝水,甜蜜蜜的。” 咖啡館好了之后,這些老奶奶都來喝咖啡了,她們使勁往咖啡里加糖,一位老爺爺在書桌前看一本《歌德詩集》,鏡頭多停了幾秒。
錢曉華每次去都會去啞巴理發店,最后在房頂上,航拍的理發,白色的圍布在灰色的屋頂中特別漂亮。我腦中出現了《長城》中灰色的長城上飛舞起來的白色孔明燈。
書店要存活,就必須“什么都做”----學術、文化沙龍、藝術畫廊、電影、音樂、咖啡……最美書店是愛書人的精神家園。
【看《教父》的張老大】雕刻時光的創始人莊崧冽去云南西雙版納遇見了種咖啡豆的張老大。這個張老大的爸爸給他了一本書《教父》。這個張老大長著一張賣白粉軍火的黑幫臉,開著皮卡住在深山里種了好多年咖啡豆,總說一句“咖啡 我的夢”。他說,他種了十年,然后一場霜。全場靜默,看著窗外,我的淚就下來了。我似乎明白這樣的痛。有夢的人好幸福。莊崧冽在獨白說,他旅行,喜歡聽故事。
影片中自由執業醫生集團創始人張強在被投資人輾軋之后,在爸爸墳前獨白。
他說,我是個醫生,每天和生死打交道。很習慣了。我也知道我有一天一定會死,也許也就是再過幾十年,我就可以和爸爸在世界的另一邊相見。那個時候,我想和他講講我的故事。我唯一的希望是,我的故事不要太蒼白。
我們都是自己人生故事的導演。
【給孩子設計美感書桌】Solife創始人吳永紅給香格里拉的孩子們制作了美感書桌。有個鏡頭是,孩子們腳踩的地方,是凹進去的,就是踩了很久之后那種會凹進去的感覺。吳永紅看著孩子組裝書桌,看著他們歡笑,獨白中說,孩子們是懂得美的設計的。李欣頻講過一個對她影響至深的設計師。他們要在小學生一出校門就能看到的一面墻上掛海報,這個設計師為了好看的黃色改來改去,理由就是為了讓小學生看到最漂亮的黃色。
小孩子的美學觀是從看一副畫,用一張書桌上就可以建立的。把設計與美帶到我們認知中并不需要這些的地方,這是一份優美的善良,這是一份善良的執著。
吳永紅對著大樹獨白,我看一棵樹,可以看一整天,覺得樹的形態,風吹過的聲音,都是大自然的恩賜。他再也不想砍伐一棵樹了。說到老木頭的那一段,那種微妙的使用感,深知萬物有靈,對大自然的每一棵樹都心存敬畏和感恩。貝聿銘在設計美秀美術館那座吊橋時,也是懷著對大自然的敬畏。當時,吊橋已經建好,當貝聿銘走上橋時,發現橋是實的,擋住了橋下樹木花草的雨水和陽光。拆掉重新建造了透水透陽光的橋。
吳永紅的老柚木木材制作的新家具和復刻新制家具都以一個和諧的狀態安靜地共處著,低調的清水水泥的墻面將家具和擺設映襯得十分好。家具間的擺設,看似隨意,其實每一件都有著背后的故事。
我之前看過一個采訪中,吳永紅講過一個美籍日本人叫做中島喬治,他曾經在他的書中說過:“我收來許多大木材,其實都是大樹,死了,或者因為開發給砍了下來,我不急著做什么,長年看著它們在雪里在雨里,它們自己會決定它們是什么,我只是依它們意愿,讓里面的靈魂再活過來。”他們對于木材本身那些紋理以及時間感的東西非常著迷。很早就開始認同“有時間感”的美學,在這個美學中,使用痕跡、局部的破損,都是美的。
我們想在吳永紅的設計中,找到回歸于本來的生活目的,慢慢形成有自己個性的審美與生活方式。
【我就是一個生意人】把文翰食材網店店主把文翰在四川農家里收購竹筍,采筍人說,生意人不會這樣挑竹筍的。把文翰堅定的說,我就是一個生意人。吃雞蛋,我就只吃雞蛋,我不會連雞蛋殼一起吃了。對食材的精心挑選,就是把文翰的初心。初心依舊,情懷永在。
【班夫Tina】Tina把班夫山地意志的極致追求空降中國,為很多靈魂帶來刺激,帶來多元世界的沖擊。很多時候,一部電影讓你去了一個遙遠的地方,讓你做了一件一生都不會去做的事情。像tina在片尾說的那樣,即便很長壽 這一生我們能夠用來做喜歡的事情的時間都很少很少,所以一定要盡可能地做喜歡的事情和喜歡的人在一起。
探險家在影片中說,探險是在于,你去了你平時去不了的地方,做了你平時做不了的事情,再回到生活中,讓生活變得更有意義。
我查了一下,今年班夫山地電影節世界巡展中國展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舉行。我會選一個地方去,去看電影,去看“人生的一千種可能性”。
《內心引力》的院線排片并不多。我所在的城市,今天只有一家影院有排片,而且只有一場,一共有5個人在看,其中我帶著倆孩子在看。
這部影片是六月里的清流。試著慢下來,想想自己的生活。據說,看了影片,辭職的人很多。
精神貴族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