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見你》大火,大家都有看吧?
劇中男主角,臺灣90后男演員許光漢脫穎而出,在2019年一部優秀的電影《陽光普照》同樣有出色的表現。
其實故事的題材并不新穎,臺灣很喜歡在電影內討論家庭故事,《陽光普照》同樣不是著眼于家庭,而是深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透過一個家庭裂縫,窺探整個社會。
1
這是一個極其普通的家庭,父親是駕校教練,母親是酒店化妝師。大兒子在復讀高三,小兒子自小調皮,早早成為社會人。
故事的開端源于小兒子阿和的一次闖禍。阿和被少年黑輪欺負,找來兄弟菜頭為自己出氣,原本只打算恐嚇一下以示懲戒,不料菜頭竟把對方的右臂砍下,混亂之下,被砍下的手臂飛進沸騰的火鍋湯底中。
法官對父母進行提問,父親冰冷回答:“我希望他關到老,關到死。”
冰冷之下,與其說是絕望透頂,不如說是從來沒有期望過。
阿和低頭默然承受。
而對待大兒子,父親則是截然不同的態度。
在教練場,經常有學員問他:“你結婚了嗎?你有幾個孩子啊?”
他總是回答:“我有一個兒子。”
小兒子是劣跡斑斑的,被拒絕承認,鋃鐺進入牢獄,卻給家里造成了一系列的麻煩,包括懷孕的女友小玉。
大兒子是品學兼優,滿足父母的所有期待。他會親自把學費帶到兒子上課的地方,每年都要把自己視若珍寶的筆記本送給大兒子,筆記本上寫著父親視為人生格言的幾個大字“把握時間,掌握方向”
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大兒子阿豪,在深夜無人之時,跳樓自殺身亡。
表面上,他沒考上第一志愿,接受了父親的建議,選擇了重讀上補習班,實際上他非常迷惘。常常有一種不知身在何處的困惑。
表面上,他每次都接受了父親送的沉重的筆記本,但他從來沒有用過。這無疑是內心的反抗。
此時“一個兒子”的謊言真的實現了。
細心的朋友可以留意到,片名《陽光普照》的英文譯名是A Sun,正是a son的諧音。
2
為什么阿豪會選擇自殺?阿豪是怎么樣的一個人?
女同學說:他對人很好,有時候會覺得他好像把所有的好都給了別人,忘了留一點給自己。
弟說:我哥是一個很好的人,他好到連沒考上第一志愿的醫學院都要重考,什么事情都替大家設想,但其實我們沒有一個人真正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母親說,他在自殺之前把手機上所有的信息都刪掉,甚至把房間都收拾得整整齊齊,像是生怕給家人造成一點點麻煩。
電影里有這么一幕:大兒子阿豪的房間正對著廚房,他看見目前站在廚房內安靜地抽煙,正在煩惱明天沒有時間帶阿和女友小玉去做產檢。阿豪毫不猶豫主動要帶小玉去做產檢。
可想而知,阿豪一直以來在家里所扮演的是什么樣的角色。絕不犯錯,也絕不能脆弱的一個角色。
照顧所有人的情緒,不敢喊累,不敢喘息。
因為…
在父母眼中,你是家里唯一的希望。
阿豪曾經和那位女同學說過司馬光的故事。
在故事里,司馬光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明明所有“鬼”都找到了,但司馬光就說還少一個。小伙伴拗不過他就只好繼續找下去。一群人走著走著,遇見一口缸。小伙伴歡呼:那他一定在里面。司馬光舉起石頭,砸向大缸。缸里面果然藏了一個人。是司馬光自己,也是阿豪。
阿豪想找一個可以躲避陽光的角落藏起來,偶爾喘息一會兒,但他沒有地方可以躲。
在自殺之前,他給女同學的發的信息中,再一次提及了司馬光的故事。
“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
不論緯度高低,每個地方一整年中,白天與黑暗的時間都各占一半。
前幾天我們去了動物園,那天太陽很大,曬得所有動物都受不了,它們都設法找一個陰影躲起來。
我有一種說不清楚模糊的感覺,我也好希望跟這些動物一樣,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
但是我環顧四周,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影的角落。
可是我沒有,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這就是陽光普照的意思。
3
小兒子阿和從小活在阿豪奢望的“陰影”之中,犯錯不斷。
在獄中表現良好,得以提前出獄。出獄之后的第一份工作最是難尋,處處碰壁,好不容易在一家洗車行找到了工作,為了照顧妻兒,他日夜在洗車行和便利店之間切換。
而他昔日好友菜頭三年后找了上門,處處找他麻煩,阿和被迫再次踏入了犯罪的邊緣。
父親到便利店買煙,兒子作為收銀員的身份,幾年來第一次與父親進行了交流。
阿和在找零時,緊張到雙手發抖。可見十幾年來,在阿和的生命中,父愛缺位的嚴重,兒子在父親面前的自卑感盡顯。
昔日無話可說的父子,在便利店門口的這一次談話之后,關系的死結得以解開。
為了不讓現在唯一的兒子再次犯罪,他主動找到菜頭,拿出20萬,希望他不要再與阿和來往。
可惜事與愿違,阿和還是被菜頭裹挾著。一段時間之后,阿和聽到菜頭被打死的消息,懸在心口的大石,終于可以搬下來。他在公路上奔跑,陽光透過云層,俯瞰著一切。
片尾,父親向母親交代,自己兩個星期以來為小兒子所做的一切。
為了阿和可以在陽光下奔跑,他在雨夜里殺死了威脅阿和的菜頭。
4
和很多家庭一樣,愛是有條件的。
父母無疑是悲劇的源頭,尤其是父親,從一開始,對兩個孩子的愛與期待就極度不均。
我愛你,是因為你成了我期待的樣子。所以父親偏愛大兒子,因為他品學兼優,是全家唯一的希望。
不待見小兒子,因為他爛泥扶不上墻,給家里處處留下所謂的“臟屁股”。
哥哥求的是一隅陰影之地,而弟弟奢望的是一縷陽光。而父親給的,都不是他們想要的,兩代人就這樣來回的牽絆著。
他不具備愛的能力與辦法,如果有,他給阿和換取一縷陽光的辦法不會是沾滿菜頭鮮血的雙手。
導演鐘孟宏說:“所謂的父慈子孝,那些都是王八蛋,都是講來騙人的。沒有了解的愛,會讓子女幸福嗎?”
我們與我們的家人天天在一起,又了解對方有多少?我們又何嘗學會了如何愛對方?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