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人的天性。
但是,在生活中,表現更多的是不善(即惡),為了自己的個體利益。
這也是每一個人的人之常情的本能,生命的DNA中就蘊含了這樣的基因。有一本書《自私的基因》詮釋了這一我們看不見的真相。
這樣看似獲得了個人最大的利益,實際上卻失去了個人最大的利益。
表面上,我們為了自己,獲得利益。但是,我們的身體越每況愈下,甚至生病;我們的笑聲越來越少;我們的幸福度越來越低,很多時候都體會不到幸福和快樂是什么滋味了。
我們不僅有我們的物質生命,我們還有精神生命。更多情況下,精神生命才是我們生命的根本。
說善言,行善事,這些精神行動,卻是健康、快樂、幸福、財富的根本。
善,不是只讓對方好,這是偽善。真正的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善,需要智慧,需要一定的格局和境界,而惡不需要。
要么善,要么惡,沒有不善不惡。不善不惡就是善。
善是讓所有人都好,善就是愛。
善,是讓所有人的都真善美。這得需要多么高的智慧啊?
有一個享譽全球的“納什均衡”也佐證了善的這個本質。
“納什均衡”主要應用于博弈領域和經濟領域,由于在經濟領域的突出貢獻,在1994年,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
納什均衡用數學證明了,只有集體利益最大化的時候,個體利益才會最大化。它雖然主要應用在經濟領域,但是在人的精神領域,也是如此。
事實就是如此。當讓我們行善,你好我好大家好,個人自己的利益也是最大化。
中國自古以來就強調,善之道。孔子講,人之初,性本善。
老子講,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水滋養著萬物,水卻成為地球上生命的根本,占據了地球中最大的成份。而我們人體的70%也是由水組成。
這就是真正的善,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人生的真理就在我們生活中,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眼前,但是又有多少人覺察到了呢?又有多少人意識到了呢?
大道至簡,大道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道理需要學習嗎?
只需要我們的一顆心,一個有覺察的心,一顆善心,一顆愛的心。
善,就是我們生活的指南,就是我們人生的方向,就是我們生命的宇宙規律。
符合了,自然有福報,健康、快樂、幸福。
不合道,不符合宇宙規律,那么痛苦、煩惱、悲傷、疾病,自然找上門。
說善言,行善事,這不是講道理,而是規律,是宇宙真相。生活的實際,已經給我們講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那么究竟怎么才可以做到“善”?
善,是一生的事情。
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在他的著作《了凡四訓》中,一直強調行善改過,提升心性,親自制作功過格,成為典范。
我也看過電影《了凡四訓》,通過行善,袁了凡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一生行善幾萬件。
做到善,很簡單的。
善,那就是直接做,就是這么簡單。
掌握好一個核心:有一個行善的愿心,把握“納什均衡”你好我好大家好。真的很簡單!
但要做好,卻不容易。
有大道至簡之說,卻沒有大道至易啊!
同時,善也是解決所有生活問題的根本。
用善的思想處理生活中的問題,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大家都好了,我們自己會不好嗎?
善,需要智慧。這個智慧,卻是我們一生要訓練的地方。
尤其是在這個物質至上的社會,更需要智慧、格局和境界,方能不忘自己的初心。
提高和訓練自己的心性,就顯得有多么的重要!
善,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
善,就在我們生活的身邊,就在每天的細節中,每天的小事中。
只需要那一顆真善美的“心”。
心到,人知;心到,福到。
愿天下的每一個人都活在真善美的幸福中,活在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