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爸媽的心頭肉,特別是在當前中國三口之家居多的小家庭社會中。孩子的父母還有家里長輩都把精力投到了孩子身上。
其實孩子的健康問題好多都是父母無知造成的
我們經常可以在兒童醫院看到好幾個大人陪著一個孩子看病的情景。我們也經常看到兒童醫院人滿為患的情景,甚至有一次我在馬路上看到有人舉著桿子給孩子掛吊瓶,邊走邊掛水呀。
看著真是讓人著急呀!他們的父母著急是因為生病,我看著著急是因為他們的無知。
這一切本可以避免,就是因為無知變得好像孩子就該生病一樣。
他們不知道孩子不愛吃飯是因為營養不良,不知道孩子鬧騰是因為營養缺乏,不知道上課坐不住是因為營養不良,總之就是各種不知道。
先說說偏食,厭食:
很多人家里都有追著孩子吃飯的場景吧?
甚至還有的人家里有因為孩子不好好吃飯,把孩子暴揍一頓的吧?
還有的人家里是一家胖子,父母胖,孩子也跟著胖,怎么樣都減肥不成的。
然而,偏食厭食的根本原因在于肝臟,在于肝臟代謝功能不正常。
有的孩子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已經這個部分沒有發育好了,因為他媽媽自己的肝代謝功能都不正常,這就是“遺傳”嘛。
所謂的遺傳,只有兩個遺傳,一個是生活方式遺傳,一個是營養不良遺傳。看看這兩個跟基因有木有關系?這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比如:胖的人對B族維生素的需求量就比別人大,可是天呀!現在恨不得全民缺乏B族,這位的需求量還比別人大,那還了得? 更加可怕的是,他自己根本不知道呀! 所以,這個問題就遺傳給孩子了,孩子就接著出現同樣的問題。肝臟代謝不正常,導致我們吃進來的東西都不能順利變成身體所需要的物質,導致原材料堆積。你說都堆積了,你還會有食欲嗎?身體才不會那么傻呢!它有強大的自我調節能力,這個時候,身體的反應是不要再吃進來東西啦,堆不下啦!就這樣,營養不良,還吃不進去,吃不進去,更加營養不良,形成惡性循環了唄。
其實還有多動癥、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以上種種的問題的出現,難道都是因為孩子調皮不聽話嗎?也許是因為家長忽略了他們的營養“饑餓”——營養素缺乏。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孩子攝入哪些營養素才不會挨餓吧~
鐵缺乏缺鐵性貧血對兒童心理行為的影響表現多樣,包括完成指令性訓練困難,注意力測試表現不良,不安、激惹情緒和破壞行為增加等。
即使不發生貧血,處于鐵缺乏的兒童標準化數學測驗的成績也顯著低于鐵營養狀況正常的兒童。此外,鐵缺乏還會增加兒童認知能力發育延遲的危險,影響學習能力。
鈣鎂缺乏
鈣鎂是骨細胞結構構成和功能行使必需的元素,不但維護骨骼生長,還是人體多種酶的活化劑。兒童期是骨骼發育期,而骨骼是人體的鈣鎂元素庫。
所以,要維持兒童骨骼的健康,鈣鎂應該同時補充。另外,糾正鎂缺乏也有利于兒童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健康。
鋅缺乏
鋅缺乏不僅影響身高、體重發育,對神經和心理的影響也很明顯,表現為認知行為受損:智商下降,注意力評分減少,計算作業能力降低。
或表現為情感行為的異常:抑郁,環境應激適應能力降低。還表現為運動行為的改變:運動失調,運動作業評分下降。
維生素缺乏
維生素A的缺乏可直接影響到兒童的眼睛、皮膚乃至呼吸道的健康,維生素D是兒童骨骼發育的重要元素,維生素B12缺乏不僅導致兒童巨細胞性貧血,在知覺、記憶和推理測試中反應較慢,也帶來較多的學習問題。
兒童時期是人一生的重要階段,補充營養是成長的關鍵。給孩子補充身體所需營養,兒童的身體處于生長發育時期,需要吸收大量的營養素。均衡營養可幫助孩子們為健康奠定基礎這對他們將來的生活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