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讓座,有人說年輕人應該為老人讓座,有人則說老人也應該為年輕人讓座,分歧在于看待問題的角度。
前者為老人年邁體弱之慮,基于道德約束,基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傳統美德,后者則為減輕年輕人奔波勞累之苦。
年輕人為老年人讓座毫無疑義應該是主流,更應該是年輕人的社會共識和行為規范。城市管理者一方面應進一步加大公共交通資源投入,減少發車間隙,搭建多元化公共交通體系,提高公共交通運力,另一方面可使用價格杠桿引導老年人錯開上下班高峰出行,也可以實行老年交通補貼貨幣化給予老年人更多出行選擇。多措并舉,為全社會創造一個更加和諧共融、兼容并蓄的環境。
我們也欣喜的看到,公交車上經??吹嚼先嗽谏眢w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為辛苦且路程又遠的年輕人主動讓座,年輕人感激不已,又攙扶老人,這是多么動人溫馨的畫面啊。
如大家都能換位思考,同懷一顆“同理心”,我想社會治理中諸如交通摩擦、鄰里糾紛等都能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