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里的麥天

? ? ?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記憶里的麥天

? ? 時光如水悄然間就滑到了六月的中上旬,正是豫西山村麥子成熟的季節。今年拜上天風調雨順所賜,金黃飽滿站立在莊稼地里的麥子以豐收的姿態等著顆粒歸倉,此時的布谷鳥叫得也更歡了。

? ? 如果說月亮是別在鄉村的一枚徽章,那布谷鳥“麥天咋過,豌豆面饃”的啼鳴應該是所有經歷過麥天的孩子們的鄉愁所在,無論你身在何處,一聲布谷鳴是鄉村對你無聲的召喚,霎時間,會教人思緒萬千,情不能自已。記憶里關于麥天鮮明生動的往事,像剔透玲瓏的石子一般,浸在清澈的水里,歷歷可數。

? ? 那是個物質貧瘠的年代,還不流行外出打工,莊稼人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侍弄關乎一家人柴米油鹽的一畝三分地上,因此一年的農事就顯得格外正式和隆重。麥黃的時候,學校會放半個月的麥假,老師還有在外工作的人都要回家收麥子。大人們開始動手做最緊要的活兒一一造(chao)場。先鏟掉荒了一年的場上的草,掃去大的土坷垃和石子兒,然后澆上一層水,撒上一層麥糠。給沉重的石磙套上個木架,后面拴上尾巴似的有厚厚葉子的櫟樹枝,在樹枝上壓一個圓的石盤。于是,幾人一組拉磙或者牛拉的造場就開始了,拉了一圈又一圈,走過一遍又一遍,直到地面瓷實平整了才算完工。這時,各家各戶也都根據家里的勞力人數磨快了幾把鐮刀,準備了幾根捆麥子的結實繩。

? ? 動鐮的日子終于來到了。六月的天氣總是響晴地炎熱,割麥只能放在一天里涼快的時辰進行。年少時的瞌睡總是很多,身體仿佛在床上牢牢地扎下了根,當清晨天麻麻亮的時候,爸媽輪流來喊著起床割麥了,那一會兒對割麥的事打心眼里反感,絲毫生不出像大人那樣迫不及待想要收獲的期盼。好不容易睜開惺忪的睡眼,穿上舊的確良上衣,趿拉著千層底舊布鞋來到地里時,發現干活的人已經很多了,大家都弓著背,正一刀一鐮賣力地干著。直到看見村里的哪個小伙伴也在現場的時候,才覺得自己沒有虧得慌。

? ? 早飯后再下地,太陽已經升到頭頂了,沒有風的時候,滾滾熱浪像要把人燒著似的,可還得硬著頭皮揮舞鐮刀。初割麥時,麥茬總是留得太高,稍不留神又會割破手指,成了傷員好像是很驕傲的事,因為不用在地里烤曬了會被爸媽派去干雜活。仿佛割了很久,抬頭看時,割倒的麥子還只是麥田的一角,心情瞬間就沮喪到了極點。最喜歡的是勝利在望時,爸媽在那頭割,姐弟幾個在這頭,割著割著就頭碰頭地相遇了,心輕盈得跟羽毛似的。割麥的過程總是辛苦的,苦咸的汗水伴著使勁才能生出來的耐心,但也有不少趣事發生哦。

? ? 割麥中途,又熱又累的時候,地里干活的人會不約而同地找個陰涼地歇息,大人們話收成說家長里短,孩子們總被差遣去取水拿干糧。村子下頭一家的院里有口深井,一年四季甘泉不涸。拿一個鐵桶,打半桶清澈冰涼的井水,倒半袋白糖,晃一晃就成了解渴又實用的飲料了,提到地頭,人們豪爽痛飲。偶爾也有走村串戶的人騎著自行車,后座上放著一個密封嚴實的木匣子,擱著叫孩子們眼饞的冰棍,沒有華麗的包裝,一層紙裹著雪白晶瑩的冰糕,一毛錢一支,甘甜又止渴。大人們給錢,一次能豪氣地買上十支,那一刻,有富翁的心理優越感。汲取了清涼的身體,像久旱逢甘霖的禾苗一下子就有了向上的精神頭。

? ? 北村平地的莊稼是連成片的,沒有人的驚擾,田里安心地住了很多小動物。正割麥的時候,會聽見有人叫嚷,這兒有一窩野雞蛋,同時聽見野雞"撲棱棱"飛起來掠過麥田展翅的聲響;偶爾有青蛙"呱呱"地蹦跳著鉆出來;最開心的莫過于看見了野兔出沒了,受驚的野兔在麥田里亂竄,無論它跑到哪兒,微微傾斜向兩旁的麥子都會出賣它的行蹤。看見的人會丟下鐮刀去追趕,寡不敵眾,野兔常常敗下陣來。記得我就有一只被捕獲的毛色灰白的小兔子,柔軟的毛,可愛的三瓣嘴,我不知道是給她喂豆葉好還是花生葉好。時至今日那毛絨絨的觸覺還殘留在手心里。

? ? 路里一畝多的麥田,全家人得花費兩三天時間割完。收割完畢,就是怎樣把麥子運回麥場了。離場近的,就捆了直接背過去,或者扁擔挑,遠的要捆成一捆捆,裝在架子車上拉到場里。拉完麥子,地里捆麥的地方總散落了很多麥穗,此時的孩子們便榮耀登場拾麥穗了。一人挎一個竹籃,從地這頭慢慢尋找到那頭,很多時候,想去瘋玩的心總被誘惑著,隔三差五漏撿了很多麥穗。

? ? 起先,打麥子是全靠人力,把運到場里的麥子均勻地攤在場上,套上牛或者人拉或者卡車轉著圈碾。我清楚地記得,老爸用他的嘎斯車碾場的時候,很少坐車的我跟小伙伴們非要去坐,結果車一圈圈地轉,我們暈得稀里嘩啦,再別提坐車的快感了。說那時慢,碾場也很慢,后來組里人一合計就買了臺打麥機,迅速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麥收的環節里面,最激烈壯觀的場面要數打麥了。機器一開,緊張有序的打麥就開始了。你用木叉挑過來,我往打麥機里蓐,他扒麥籽,他挑麥秸,他來揚場,各有分工,有條不紊。幾個環節當中,蓐麥的活最危險,要眼疾手快,拿捏好分寸,聽說過不少胳膊被駭人的機器吞噬的事故。打完這家打那家,直到夕陽西沉月亮出來才罷手,打麥場上的人個個一臉鍋底黑像剛出煤窯的工人。沒打完的麥子被高高地堆砌起來等待第二天打,如果天氣不妙,或者雨突然來襲,人們半夜里還得起來,慌張地來到下場,打著手電筒,把麥堆嚴嚴實實地蓋起來,像細心地給孩子蓋上被子一樣。

? ? 揚場看起來最瀟灑,趁著順勢的風,有經驗的老人用木锨揚起一锨夾雜著石頭子兒麥糠的麥粒,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風過,吹去了麥粒中輕飄飄的金黃麥糠,掃場的人用長把的竹竿掃帚輕輕一掠,掃去了麥粒上短雜的麥秸梗,麥子立時就很干凈了。別看揚場這活看起來輕松,卻是個技術活兒,不是誰都可以勝任的。

? ? 麥子揚好后,大人們拿出一卷補好了大窟窿小眼睛的蛇皮袋來裝糧食了,我張口你來裝,不一會兒,干癟的袋子就飽起來了。尤其是叫"口袋"的,土黃色細長口徑小一點,特別能盛,裝飽的口袋堆在地上,躺在上面當床睡分外愜意。裝完麥子,天已經黑透了,燥熱漸漸散去,遠山如黛繁星閃爍,娃娃們光著腳丫子在場里四處奔跑嬉戲,山上的夜鳥歡唱,水塘里紛紛擾擾的蛙鳴傳來,喧鬧了整個夏夜。大人們則忙著收拾家什,喚著自家的孩子幫忙推車回家嘍。

? ? 那時麥場邊有一個小支流匯成的水塘,塘里布滿了大石頭,魚蝦成群,岸邊長著成片碧綠蔥蘢的水萵苣,散發著甜絲絲的氣味。水塘里偶爾會有水蛇游弋,頭頂上漾起一道水痕,遠遠地看見,心里也有些疙疙瘩瘩的不舒服。大人們打麥的時候,我們就來河灘涼快,把腳丫子浸在清涼晶瑩的河水里。大姐姐們隨意地抽兩根金黃的麥秸,變魔法似的能編出一枚土豪金的戒指來,也很別致。那個年代,人總是心靈手巧的,手作的玩意信手拈來卻又能熨帖一顆顆好奇愛玩的心。

? ? 天氣若是接連晴朗,就開始曬麥了。找塊平整的地面,把成袋的麥子倒出來,用木頭耙均勻地攤開,像誰把石頭扔進了湖里,漾出來一圈圈漣漪似的好看。麥子早上攤開,晚上再歸攏到一起,一連幾天都是這樣,當拿一顆麥子用牙一咬,發出"嘎嘣"一聲脆響時,就算是干透了,麥子就可以顆粒歸倉了,平整的場上也多了好些個或方或圓漂亮的麥秸垛。銅鑼密鼓的麥天就這樣溜過去了,活干完得早,我們還能落下幾天空閑時間,天馬行空地玩幾天再上學去。

? ? 寥寥文字怎能詳盡地記取那年那月麥收時明澈生動而又熱火朝天的情景和數不盡的歡樂。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看見表弟發在朋友圈的小視頻,大型收割機去村里了,人們只用準備一些蛇皮袋和拉糧食的交通工具,等在地頭就行了,不出半天功夫,北村組就麥罷了。如此快捷,就像這個不出經典的時代一樣。而手工麥收的場景、老一輩打麥揚場的手藝還有木叉木锨木耙之類的家什,這些被貼上了歲月標簽的往事雖然湮滅在了時光的長河里,但它又一直清晰而深刻地鐫刻在很多人的心田上,不曾忘懷。

? ? 就像穿塑料涼鞋、喝汽水、抓石子兒、摔紙面包......童年的時光抓不住,但我們曾經愉悅地經歷過一樣,這就是值得萬分慶幸的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年的麥收季節剛剛過去。 現在的麥收季節已經不能和記憶中的麥收季節相提并論了。 我得承認,我不是一個好的農民的孩子...
    南極雪北極冰閱讀 998評論 5 5
  • 碌碡 我記事時,碌碡就默默地守在麥場邊的一隅。它經歷著風吹雨打,寒霜酷暑,任憑身邊長滿...
    A山里鶴閱讀 1,695評論 19 14
  • 現在正是秋收季節,看到鄉親們下地掰玉米、摘豆子、薅花生,不由想起小時候的勞動場面。 但那時候最繁忙的應該是六月的麥...
    戚老師說閱讀 1,399評論 1 18
  • 文/藍天 我想我會永遠記住那個年代的。那些屬于我們那個年代的美好,還有那些屬于我們那個年代的快樂。 ------題...
    西方家的閱讀 1,677評論 0 1
  • 每日必讀:7條人生守則(采用對標的方法) 1.早睡早起--晚10早5。是學習成長的根基保障,午休5-15min. ...
    員子圓夢閱讀 281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