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很罪惡的看了一個綜藝和兩個電影。
綜藝
綜藝《奇葩說》的辯題是“交朋友要不要門當戶對”。看到題目的第一感覺交朋友當然不可以那么勢力和歧視。但當我開始回想身邊那幾個親密無間和推心置腹的朋友時,我驚訝地發現她們都是出身社會底層、或和我有著共同理想和目標、和我門當戶對的人。而那些門不當戶不對我們曾視為朋友的人,最終都會被時間篩掉。
小時候我們有兩個姐妹一個家庭條件很好,一個和我一樣比較差,我們三個形影不離,非常要好。而慢慢長大以后,我和自己家庭條件差不多的那個,每次放假都要見面且相聊甚歡,互相吐槽和相互鼓勵。而另外一個家庭條件好的姐妹認識了更多與自己條件類似的人、有了自己的圈子,見面后除了懷舊總是沒什么共同話題,因此也就越走越遠了。
以前常聽到一句話:人活著就是不斷失去和得到。朋友也是一樣,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成為朋友,就是因為存在“門當戶對”的共同之處,這可能是處于一樣的社會階層,亦或是有共同的愛好,也可能是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標……隨著我們的成長,這些共同點可能會消失,此時再去維系這段友誼就需要更多的成本和代價,慢慢地人們就會放棄它而選擇維系讓自己更舒適的友誼。這種自然選擇,無可厚非。
電影
今天看的兩部電影《美人魚》和《Coherence》。
第一部以當代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為線索主張人類在金錢利益面前更要環保。但不得不說星爺的電影里某些情節和笑點讓我覺得有些無厘頭get不到,但它童話故事般的結局“男女主最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還是讓我很滿足,心情美美噠!
第二部電影是一個關于量子力學的科幻片,它的中文名字是《彗星來的那一夜》。電影主要講了彗星的到來使得眾多個平行世界相聚在一起后,地球上一間房子里的人為了不變,最終確進入了其他平行世界中的故事。看完之后腦洞大開,越琢磨越覺得好爽。還記得上一次有這種感覺就是看完《唐人街探案》的時候,不得不為編劇超人的想象力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