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人生中第一次相親所賜,我得以在我們縣城的電影院看一場電影,也算滿足了一下自己一直以來的心愿。
時間關系,選了這部《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說實話,我對陳意涵沒有好感,好像是因為她和修杰楷的緋聞,反正一看是她主演的,內心有些拒絕,但又不能表現的太明顯,只好隨遇而安了。
電影進行到一半,內心毫無波瀾,甚至還產生了要走的念頭,但秉持著免費的電影不看白不看的原則,我還是忍住要有的沖動,漸漸明白了故事情節:
“男主和女主是兩個無父無母的人,因為孤獨,更因為操場的初識,二人‘同居’并相互喜歡,但是男主遲遲沒有向女主示愛,哪怕女主再三暗示,男主也并沒有任何表示,究其原因,原來是男主得了白血病,并且命不久矣,他不想讓只有他的女主得知這個悲傷的事情,只好隱瞞自己的病情,還一直督促女主找個好男人,甚至因為女主看上的那個男人有未婚妻,而去派私家偵探跟蹤這個未婚妻,并拍下出軌的罪證,寄給那個‘好男人’,得償所愿讓女主嫁給了‘好男人’,自己在醫院接受治療,孤獨到生命的盡頭。”
故事情節講到這里,大家應該能猜出來這充斥著這個白血病的狗血劇情出自哪里了。
沒錯,就是你想的那樣,這部電影翻拍自韓國的同名電影。
白血病似乎是韓國偶像劇的標配,每個電視劇只要男女主開開心心的在一起,就非得有一方得了不治之癥,而這不治之癥就是萬年不變的白血病。
就跟國產偶像劇的“打胎”一樣,韓國的“白血病”讓人吐起嘈來簡直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但無奈的是:自古深情留不住,只有套路的人心。甭管我們怎么噴這個套路,但是有這樣套路的小說、電視劇、電影,我們還是看的樂此不疲,哭的稀里嘩啦。
不過,我上面的總結是從男主的角度,這也是電影的前半部分,觀眾只會為男主而遺憾,而不會為這段感情感到憂傷。
如果電影只是這樣的話,這一定是個失敗的,但是電影的反轉很厲害,用我們語文做閱讀的方法,那就是承上啟下的是:男主(K)挽著女主(Cream)在婚禮上把她親手交到好男人(楊佑賢)手上這個畫面。
“原諒捧花的我盛裝出席,卻只為獻禮”觀眾席中知道內情的那個男生哭的稀里嘩啦,電影外的我們在影院里淚如雨下。
這一刻之前,影片是以男主的角度來敘述這件事情的。
這一刻之后,影片換成了從女主的角度來敘述這件事情。
女主因為和一個歌手在歌詞上發生分歧,回家改歌詞的時候,因為沒有靈感而翻箱倒柜,卻找到了男主隱藏很深的藥。
看著藥瓶上繁瑣的不認識的英語單詞,女主心生疑惑,跑去藥店問工作人員,被告知這是用來治療“白血病”的藥。
心中大恫,但想到男主不想讓自己知道,便隱瞞了自己已經知道的事情。
并如愿去“勾引”了一個牙醫,她要求男主陪她去挑選婚紗,借機拍了一張她穿婚紗、男主穿西服的合影,在女主心中,這便是他們的婚紗照。
婚禮上,男主挽著女主的胳膊,將女主交到男主的手上,紅了眼圈的女主不知道后面發生了什么事,她只知道剛剛的那一段路是她此生最美好的回憶。
加上婚禮前一天晚上,她拉男主來排練的場景,這就是一場專屬于她和他的婚禮。
不過,就算女主和牙醫結了婚,最后還是向牙醫坦白,選擇去醫院照顧K,并和K在家中一起走向死亡。
真正的愛情,不是希望你如我意,而是希望你稱心如意。
我有的時候希望你自私一點,可以對我說一聲“我愛你”。
我也希望你能知道,不管貧窮、富有、健康還是疾病,我都愿意和你在一起。
今生今世、來生來世、生生世世,有Cream的地方就有K,有K的地方就有Cream,Cream和K永不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