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什么是童話?在我的印象中,童話就是寫給孩子的作品,是兒童文學的一種。它的語言極富有兒童特色,讀起來通俗易懂。它利用豐富的想象、夸張的手法講述一個個離奇曲折的的故事。它可以賦予身邊任何事物以生命。大樹、小魚、飛鳥、貓、老鼠等等,只要是情節需要的。童話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小紅帽”“美人魚”“賣火柴的小女孩” “木偶奇遇記”“巨人的花園”“皇帝的新裝”等等,誰不曾有過這些個記憶?童話,于我們來說,就象是童年一位熟稔的小伙伴,伴我們走過歡樂的少兒時光。童話在我的心中就是不僅有趣而且神奇、雖說驚險但終是歡樂的樣子。
? ? 《解讀童話》初一見此書時,我以為此處的童話解讀,只不過就像是以往的文章注釋一樣,只不過是幫助我們對所讀的童話有更好的了解。就像是課堂老師對我們進行的課文分析一樣。我需要這樣的技能,這樣以后給孩子講解童話,自己就可以游刃有余了。
? ? ? ? 翻看書的第一頁,卻發現,遠遠不是這么簡單。
? ? 《解讀童話》的作者是瑞士作家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馮·法蘭茲博士是公認的,杰出的榮格心理學繼承者。更是童話心理解讀的權威性代表人物。馮·法蘭茲運用榮格心理學的知識,告訴我們童話在人類心靈里占有的獨特位置,童話不再是僅僅屬于孩子的文體,也不再是僅僅用于講給孩童或心智未開啟的人聽的簡單的故事。
? ? 《解讀童話》前三章內容分別為:童話心理學;童話、神話及其他原型故事;心理詮釋法則。
? ? ? ? ? 馮·法蘭茲博士的假設是:“較原始形式的神話,是鄉土傳奇及超驗心理故事。奇聞軼事則是受集體無意識涉入影響,而產生的白日幻想。”“當怪事發生時,人們到處散布它,就如同散布謠言一般,其后在有利的情境下,內容因被加入既存在的象征而被豐富化,慢慢地成為一個故事。”“童話是集體無意識心靈歷程中,最純粹且精簡的表現方式”。而童話中的每個原型本質上都是,未知的心靈因素。馮·法蘭茲博士希望可以根據我們的心理經驗,盡可能揭開這些原型意象。童話是無意識科學驗證工作中很有價值的素材。
? ? ? ? 馮·法蘭茲博士為我們闡述了童話心理詮釋法則。先了解童話的故事架構:時間與空間、人物與角色、問題與困境、轉折與結局。再從人物數量與角色架構、象征意涵與擴大詮釋、心理語言式開放文本這三方面敘述了詮釋法則。其實亦是我們解讀童話的幾個關鍵步驟。
? ? ? ? 前三章內容一字一詞一句拜讀之后,頭腦中漸漸理出些頭緒。畢竟不曾接觸過如此深奧的心理學知識。
? ? ? ? 好在,馮·法蘭茲博士從第四章開始,用三章內容,為我們進行了童話《三根羽毛》的解讀。有了這樣一個敘述詳盡的分析案例,理論和例子相結合,為我們解了無從下手的尷尬。
? ? ? ? 我曾一時感到解讀童話和上學時老師分析課文思想內容好相似。還好,馮·法蘭茲博士說:只要你知道,你所下的詮釋是自己所能做的最好內容,依照自己的天性,已經對素材做了一個令自己滿意的詮釋,那就好。我很喜歡,解讀童話,原本就應該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這樣的話即便不是心理大師,似乎也可以嘗試去做這件事情了。
? ? ? 《解讀童話》是在“用榮格心理學探索童話世界” 。作者希望的是讀者可以遇見心靈深處的智慧與秘密 。
? ? ? 《解讀童話》顛覆了我以往對“童話”的認識。讓我渴望重新認識了解“童話”。 當然,如果是和孩子談論童話時,我應該不會和她說太多的復雜的東西。我仍舊是希望,她眼中的童話世界依然是美好的。簡簡單單,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