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認真真包扶落后村,真心實意幫助困難群眾。山東東營市委組織部以“八個一”扎實推動“樹組工干部形象”活動——
? ? ? ? ? ? ?
? ? ? ? ? “一”帶來的變化
? ? ? ? ? ? ? ? ? ? ? ? (本期聚焦)
? ? ? ? ? ? ? 劉童田 王新俊 黃其軍
今年4月26日,山東東營市利津縣南碼村,迎來了特殊的“親人”———市委組織部的同志。村民崔占安拉著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王玉君的手,眼含熱淚:“要不是你們,俺哪能住上這亮堂堂的瓦房!”
原來,去年秋天天降大雨,村里6戶人家房子被毀。聯系南碼村的王玉君了解到崔占安家人有病,無力建房時,專門協調有關方面幫他建起了瓦房。一個陷入絕境的家庭,重新揚起了生活的風帆。
這是東營市委組織部開展“樹組工干部形象”、施行“八個一”活動中的一幕。
? ? ? ? ? ? ? ? ? ? ? ? ? “八個一”
? ? ? ? 讓“開門評部”成為固定機制
組工部門差距在哪里?組工干部形象如何樹?群眾心里最清楚。”
去年下半年,“樹組工干部形象”集中學習教育活動在東營市委組織部迅速展開。活動中,東營市委組織部沒有關起門來搞教育,而是開門聽真話,虛心納諍言。班子成員分別到5個縣區的20個鄉鎮,各科室圍繞各自職責到有關部門、單位和鄉鎮、村莊,征求意見和建議。
開門評部”使組工干部聽到了原來聽不到的話,了解到了原來了解不到的事。東營市委組織部認為,對征求到的意見和建議,就得從“一”入手,才能真正落實。“八個一”活動隨即出臺:部機關聯系一個鄉鎮、每個班子成員聯系一個村、一個農村黨員科技培訓基地,每個科室聯系一個企業、一名專家,每名組工干部聯系一個農村貧困戶、救助一名困難學生等。
讓這“八個一”落到實處,組織部長談話制度和聯系專家人才制度建立起來了,組織部長經常深入基層,與干部、專家一一談心交心;市委組織部互聯網站開通了,開設組織部長論壇,部長網上懇談,一一回答干部群眾的提問;春風化雨,點滴潤物,隨著“八個一”和一系列制度措施的出臺,發生了一件又一件干群關系融洽的感人故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幫一村
? ? ? ? 讓短期包扶帶來“長期效應”
南碼村是一個僅有703口人、702畝耕地的小村,土地少,發展空間小,東營市委組織部就把包扶的重點放在了這里。
去年6月24日,南碼村的村民們聚在一起,慶祝村文化大院落成和環村公路建成通車。自從市委組織部的包村組到來之后,村里的喜事就特別多。這一天,王玉君也來到了村里。與喜笑顏開的村民們不同,王玉君似乎面有憂色。原來,盡管在包村組的幫扶下,南碼村基礎設施有了很大改善,但有件事又讓他陷入深思。一次,包村組向群眾建議上奶牛養殖項目,一頭奶牛補助800元。一位村民卻說:“一兩萬才買一頭奶牛,800塊錢能干啥?”這位村民的說法,反映出過分依賴幫扶,會形成惰性心理。王玉君認為:不能光“輸血”而不教“造血”,否則群眾會感覺組織部門的幫扶是一陣風。
兩個月后,南碼村的25名黨員和種養大戶被帶著走出家門,到東營區、墾利縣的6個先進村參觀學習:養花的、栽冬棗的、養雞的、養奶牛的……外面的世界使他們感到震撼:同樣的地,同樣的天,為啥咱就不能把身翻?
今年春天,村周圍一直沒有市場的南碼村,出現了一處可容納600個攤位的集貿市場,不僅方便了群眾生活,還培養了村民的市場意識。在村文化大院,一臺很大的背投電視加上一臺電腦,成了農民進行遠程電視教育的課堂。一到農閑季節,很多農民都聚集在這兒學習文化知識,學習農業科技,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干……
現在步入南碼村,大街小巷成了柏油路,村民院落里綠樹成蔭……一個村的變化,使群眾看到了組工干部是在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辦實事。
? ? ? ? ? ? ? ? ? ? ? ? ? ? 助一人
? ? ? ? ? 讓“愛民意識”進入干部血液
“八個一”都連著百姓的生產生活。市委組織部專門建立起了聯系對象檔案,并印發了聯系卡,做到把每一個群眾都掛在心上。
東營區史口鎮蘇家村有5戶特困戶。組織部從救助貧困戶入手,每人結對救助一戶。今年49歲的朱金明因病不能從事體力勞動,家里還有82歲的老娘和兩個上學的孩子。大女兒朱盈盈因為家庭困難,初三還沒畢業就被迫輟學打工。組織部門的干部資助朱盈盈1000元學費,并多方協調,使她重返校園。朱盈盈笑了,朱金明一家笑了。
然而,厄運和不幸再次降臨。去年12月9日,上學途中的朱盈盈被一輛農用車撞傷,傷勢非常嚴重。因無力承擔醫藥費用,哭得死去活來的朱盈盈的父母已在醫院簽字,表示不再接受治療。
負責聯系蘇家村的一位組織部副部長正在四川開會,得知消息她馬上打電話與醫院領導聯系,明確表示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全力搶救。從四川趕回后,她從家中拿出6000元錢給小盈盈付了醫藥費,并四處籌款。她的行動感動了周圍的人,人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今年3月,朱盈盈出院時,朱盈盈年逾八旬的奶奶面對組織部的同志長跪不起,一遍又一遍地說:“感謝好領導,感謝老八路,你們救了俺全家!”
如今,關心聯系群眾的冷暖疾苦、大事小情,成為東營市組工干部的一件很平常的事。為缺水的村子建水庫,幫助急需發展資金的村子建設高標準養殖小區,給通行不便的村通街修路……一件一件的實事,把組工干部與群眾的心連在了一起。
編者按:認認真真包扶落后村,真心實意幫助困難群眾,這是東營市“樹組工干部形象”取得實效的“秘訣”。形象是具體的,要用為群眾所做的一點一滴的實事去體現。干部為了群眾的事情,真正把精力、感情投入進去,才能與群眾心心相連。
? ? ? 【發表于《人民日報》2004.06.29,作者重新編輯整理于2017年8月19日(古歷閏六月廿八)】
? ? ? 文中照片來源于網絡,對作者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期同類文章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