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兒空閑的時候,我愛刷八卦新聞,也愛看綜藝節目。
一
由吳彥祖和幾位嘉賓組成的綜藝節目《漂亮的房子》每周日播出。在最新一期節目中,明星們在浙江舟山黃龍島上建造的海景房已經建成,除了邀請沙溢胡可夫婦來參觀,馮德倫還神秘的告訴大家他還邀請了一位嘉賓。
對于馮德倫邀請的嘉賓,大家都非常好奇。
馮德倫只告訴他:你看到就知道啊。
小鮮肉潘宥誠直接問:是華仔嗎?
這讓馮德倫非常的不高興,問他:你叫華哥叫華仔呀?你幾歲呀?
但潘宥誠似乎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按著自己的想法解釋:這不是顯得他年輕嘛。
二
一年一度的Vivo網易有態度“人物盛典”開始了,由靳夢佳和華少一起主持,嘉賓正是《爸爸去哪兒》的幾位老爸萌娃,當時到場的有劉畊宏和女兒小泡芙以及“山雞哥”陳小春。
陳小春喜歡小泡芙是眾所周知的了,當天劉畊宏抱著小泡芙上臺領獎,主持人靳夢佳看到坐在臺下的陳小春,脫口而出“小春也來了是不是?剛小泡芙開心的時候小春的嘴都咧到耳根了!”
話說,陳小春雖然看著比較年輕,但他是1967年出生,今年已經50歲了,之前陳小春上何炅的節目時,何炅也是全程叫“小春哥”。而靳夢佳1993年出生,今年24歲,比陳小春小了兩輪還多,在公共場合直呼前輩的小名,也真是醉了。怪不得網友紛紛吐槽她“情商低,也只能默默刷碗了!”
三
每周末帶孩子上課,家長們都在樓道里等候。在寫字樓里,空間不開闊,特別容易有回音,加上人又多,大家基本上都是安安靜靜待著,刷刷手機干點兒自己的事兒。但是偶爾也有個別人,“與眾不同”。
有一次我見到一個年輕的媽媽,打扮時髦,長相漂亮,離上課的時間還很長,就來到了。孩子沒地方去,她就帶著孩子和在外地的孩子爸爸視頻起來,又是說又是笑,說起來滔滔不絕,笑起來花枝亂顫,仿佛這就是她們家。
好不容易孩子上課了,她繼續在門口聊。先和老公聊,老公好像在國外工作要回來,她讓買這個買那個,哪個化妝品價格合算哪個不合算,哪個用著好哪個不好。說真的,我以前不明白,有一種人,看上去賞心悅目,聊起來生不如死,什么叫“美麗的外表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現在知道了,說的就是她這樣的吧。在公共場合不注意言談舉止,沒有最起碼的公德。什么都聊,不注意隱私,存在安全隱患。什么都要什么都買,仿佛生怕別人不知道她家有錢她嫁了一個好老公。
和老公聊完,我以為她得消停一會了吧!誰知道她又和朋友聊了起來。巴拉巴拉,還是沒完。
空蕩蕩的走廊里,就聽她一個人的聲音蕩來蕩去,但是那么長時間,她一點兒都沒意識到自己有什么不妥。
四
2014年北京卷高考的作文題是“老規矩”。
北京過去有許多“老規矩”,如“出門回家都要跟長輩打招呼”、“吃菜不許滿盤子亂挑”、“不許管閑事兒”、“笑不露齒 話不高聲”、“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做客時不許隨便動主人家的東西”、“忠厚傳世,勤儉持家”等,這些從小就被要求遵守的準則,點點滴滴,影響了一輩輩北京人。
世易時移,這些“老規矩”漸漸被人們淡忘了。不久前,有網友陸續把一些“老規矩”重新整理出來貼到網上,引發了一片熱議。“老規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關注,這種現象引發了你哪些思考?
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現在的老師,不再像過去那樣有“師道尊嚴”,這是一種教學改革,是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是一種與時俱進。當老師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走到你的身邊,像朋友一樣和你溝通,最終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進步和成長。
但是有的家長,對老師呼之即來揮之即去,有的學生,對老師說的話、提的要求置若罔聞,這其實是把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棄之不顧,是把“沒有禮貌、不懂基本禮儀”=個性、解放、時髦,是一種絕對錯誤的理解。
沒錯,現在的社會發展越來越進步,也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包容,但絕不意味著,過去的一些規矩、傳統、公序良俗,也已經過時了。
也許,你遇到的對象像馮德倫——他很在意,直接言語上懟你;
也許,你遇到的是陳小春——他根本不在意你是怎么稱呼他的;
也許,你遇到是坐在走廊里接孩子的家長們——大家互不相識,沒有必要提醒你,并不等于人家就認同你,其實不過像我這樣,在心里笑話你,在外面和別人提起來,把你當成反面對象。
也許,你自己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禮貌——但是你的不禮貌已經“名聞天下”,已經在你不知不覺之間影響了你的事業、你的前途。
不要等到上了熱搜你才發現,原來那些“老規矩”、“老禮兒”,是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