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從來沒有一刻憧憬穿上婚紗,因為腦子里想的都是籌備婚禮的種種艱辛,還有充滿社會以及套路的祝詞。但記得一年前,Eastbourne的復古車展,看著頭發花白的老頭老太騎著哈雷相視而笑,我是真的羨慕。
人與人之間是需要敬畏感的,無論是誰,朋友也好愛人也好父母也好,因為你根本無法完全了解一個人的想法,所以你更無法去Judge一個人,更無法去替另一個人做決定。
但在中國社會,人格獨立似乎是個笑話。特別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羈絆,滲透到方方面面。獨生子女更甚,女孩更甚。你和一個月前還在告誡不要談戀愛的女兒說,大學了,快找男朋友吧,再不找好的就沒了。"什么樣的年齡干什么事"似乎已經變成了黃金準則,這是一個心理群體,你若不隨大流,你的人生將會痛苦。---這個充滿邏輯漏洞的"真理"在烏合之眾中流行甚久。你的意識里永遠有條紅線,它就在那里,告訴你在某年齡前你可以"浪",過了那就不行;一段感情被放在天平上衡量,不平了,就不能再繼續下去。我問為什么?你說為了婚姻,為了輕松的生活。
我對學業和事業方面的選擇會比較謹慎,會反復斟酌。但不好意思,對于我的感情,我只聽我的心。我與一個人交流,產生了欣賞,產生了愛慕,無論對方是男人女人,黑人白人黃種人,知道沒有結果,我也不想錯過一場經歷。因為當你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去聽Ta的經歷,去感受Ta的想法,感受互相對對方的影響和改變,對我來說是無比美妙的體驗。用心了解一個人,Ta也完全開放自己讓你能從Ta的世界看到瘡痍,也看到珍珠。同樣,當感情結束的時候,那種痛苦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經歷,它是這個人在你心里按上的一個印章,就像一本相冊,結束也能讓之前的回憶更美好。
同樣,這樣的我也被視為沒有pride,沒有底線,及其不負責任的。當我能感受到愛,那么我認為那份愛就是無條件的。只要我們對方依然存在那份愛,欺騙,爭吵,沖突,嫉妒我都可以消化。我需要的只是你打開你的想法給我,讓我知道我給你的是一份甜蜜還是一份騷擾。同樣,我會把我的想法打開給你。
而婚姻與感情不同,更像一個joint venture, 資產就是各投入的資本金,和可能會有下一代的goodwill. 開始的時候舉行一場婚禮以昭示living will,但是當公司的on going basis受到沖突時可以按照pre-up的合同來進行清算。資本金若是換成房產會升值,會呼吸的隱形資產只會升值,折舊的只是股東自己。(此處是個玩笑) 所以維持一段平穩的婚姻,靠的更多的是理智與責任感,而不是單純的感情。
說的這么多,其實在我心中婚姻還是高尚的,因為你為了一個人而放棄了無限個encounter,無限個世界的打開。我希望這種放棄是出自無法控制的愛。而我似乎沒那么高尚。但我更不想為了讓自己活的更輕松或是單純的社會等級與資源委屈自己的情感,我也沒有這么庸俗。
理想化來說,我是相信永恒保持新鮮感的感情和愛,因為人是那么復雜,想法也永遠在變化。一定有一個世界永遠充滿能量,永遠發生著有趣的改變,能讓我注視一生。不是金錢或是社會地位的交換,也不是想要給對方的束縛,而是覺得我會永遠欣賞你,平靜而又洶涌。
除了和社會必要的接觸(工作,必須交際),我在努力放縱寵愛著自己的靈魂,我讓它想它所想愛它所愛。它讓我每天六點起床,期待著新的一天新的世界和新的想法。并且與懶惰和懈怠做斗爭。就算永遠無法遇到那份永恒的愛,它也會給我能量讓我堅持自我,可以抵抗社會壓力和感知最純粹的幸福。同時,也可以讓我不厭倦自己。
呀 跑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