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亮和阿浩是同父同母的兄弟。阿亮比阿浩大兩歲,像大部分哥哥一樣,阿亮更懂事更有擔當。
但由于阿亮不善言辭,不太喜歡表現自己,反而不如阿浩深得父母歡心。
從小在家里,阿亮都要幫著父母干活,阿浩卻整天在外面瘋玩。父母去走親戚,也只帶阿浩一個人去。平時買玩具買衣服,也只買給阿浩一個人。
阿亮一直以為自己是哥哥,所以父母才會更關注弟弟阿浩。
只是沒想到,多少年以后,父母心里愛的天平,還是向阿浩傾斜。
阿亮結婚的時候,想要買個婚房。拿出所有積蓄還差10萬元。想要找父母先借著,以后按月還給父母。
可父母一句沒錢,就把阿亮打發了。沒辦法,阿亮只好找銀行貸款,背負著5厘的利息。
可是沒想到,過了幾個月,弟弟阿浩以換工作為由,需要買輛車,父母二話不說就給了10萬給阿浩,還叮囑阿浩不要說出來。
得意忘形的阿浩把車開回家的當天,就向別人炫耀是父母贊助的10萬元。那天晚上,阿亮一人在大排檔,把自己灌得不省人事。
阿亮心里的苦,無人能說。他自己都無法相信,原來自己和弟弟竟然有這樣不同的待遇!
阿亮并不是要做啃老族,只是想向父母借沒有利息的錢而已。
阿亮后來想也許自己太小氣了。畢竟自己都成家了,而弟弟還是單身漢,也許有輛車,更容易找女朋友。也許父母是想要弟弟早點成家吧!
阿浩果然很快就有了女朋友,父母把自己的房子裝修了一下,給了阿浩做婚房,自己在小區附近租了個單間來住。在同一年,阿浩也結婚了。
第二年阿亮和阿浩一起有了兒子。媽媽主動提出要幫阿浩帶孩子,阿亮什么也沒說,直接讓老婆辭職,專職在家帶孩子。
阿亮的家庭靠阿亮一個人的收入,加上每月的房貸,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但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小兩口省吃儉用,給孩子買進口奶粉,進口尿片,全棉的套裝衣服,各式各樣益智的玩具。
媽媽每次總是不打招呼,直接去阿亮家里,看到什么喜歡的就直接拿走,說這個睿睿(阿浩兒子的名字)剛好合適。剛開始阿亮都不好說什么,可是媽媽去得越來越頻繁,拿走的東西越來越多了。
阿亮實在受不了了,就說媽媽,睿睿用什么吃什么他爸媽不會買嗎?為什么總從我家里拿?
媽媽生氣的很,大聲的訓斥這阿亮,你怎么做哥哥的?給點東西你侄子怎么了?就是讓你給他買些禮物什么的又怎么樣呢?
阿亮也忍不住大聲的吼起來:他們家兩份工資,養三口人。我家一份工資,養三口人,還有房貸。
你不看看我們每天過的什么生活?每天買的超市晚上打折的菜,從來沒給自己買衣服,也從來不敢去哪里玩一下,我就算生病都不能請假因為不能扣工資。
你都沒想幫幫我,還總是想從我家拿點!
那天媽媽走了以后,就再也不來了。她一點不關心孫子長得怎樣了,不管阿亮的媳婦一個人是否應付得來。更不管阿亮的日子是否捉襟見肘需要幫助。
誰說的,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又是誰說的,世上唯一沒有被污染的愛便是母愛?很顯然,這也只是一種理想。
人世間的事情,真的有說不出來的苦澀。我們很難去相信,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為何待遇如此天壤之別?為什么愛一個嫌一個呢?
不管孩子有什么不討喜的地方,他終究是父母的孩子。不應該有比較,不應該有選擇,應該要一視同仁。這也是父母對自己最基本的尊重。
父母,本來是一個多么溫暖多么深沉的詞語。但有一些父母,卻成了人生最不堪忍受的屈辱。
曾經在天涯看到一個讓人心碎的故事。暫且叫故事的女主角為吳儀吧。
吳儀有一個妹妹,小時候的吳儀不僅長得非常的漂亮,而且學習也特別出色,經常是全年級第一。
更難得的是吳儀特別乖巧,每天放了學就回去幫媽媽做家務。爸媽一直比較得意有吳儀這樣一個聰明伶俐又懂事的女兒。
相比不太懂事且學習成績平平的妹妹來說,吳儀明顯感覺到父母的偏愛。媽媽經常會悄悄在早晨做了雞蛋羹背著妹妹只給吳儀一個人喝。
那時候吳儀不懂事,也就真的一個人悄悄的喝了。
吳儀十五歲那年得了遺傳性的神經癥,突然人就瘋了一樣,住了二年醫院,十七歲那年算是好了,但是不能受刺激,和正常人有些不一樣,還會復發。而且因為吃了很多激素的藥,吳儀變成了一百八十多斤的胖子。
妹妹開始嫌吳儀丟人,和同學說姐姐死了。吳儀知道后向爸爸哭訴,但爸爸一句話也不說,妹妹就更加當姐姐死了。
媽媽剛開始還悉心照顧吳儀,但一段時間后,也開始罵吳儀,咒她快一點死,,免得讓她心煩。
爸爸也曾暗示希望吳儀消失,最好能把她送上火車,讓她離開這個家。
在吳儀父母心里,覺得吳儀這輩子只剩禍害了。讓他們丟臉,抬不起頭。
但是他們不愿意面對,吳儀得的是遺傳性神經癥,是從媽媽家族遺傳過來的,他的姨媽和舅舅家,每家都有一個人有這個病史。吳儀也只是一個受害者。
有一次妹妹為了一點小事情,大聲嚷嚷著要找妹夫打吳儀,爸爸聽到了也不制止。后來妹夫來了爸爸還給他開了門,妹夫真的動手打吳儀,,爸爸也不管,只是裝模作樣的勸架。
無奈之下吳儀只好選擇了報警,可警察來了,爸爸居然給妹夫作證,說妹夫根本沒有動手,只是兩人意見不合有點小矛盾。
爸爸不敢得罪妹妹,妹妹有一份既體面又能撈外快的好工作,還有一個好的婆家。妹妹每個月能給家里很多錢。更重要的妹妹認識人多,社交廣,爸爸認為她前途不可限量,是家里的驕傲,能光耀門楣。
我從來不曾想過,世間竟然還有這種勢利的父母。維系彼此感情的不是血脈,是面子是利益。你替我爭光,我寵你如珍寶;你讓我丟人,我棄你如敝履。
世界上最不堪的事情,莫過于遭遇假父母。孩子內心最信賴最神圣的感情,卻如匕首,一刀一刀凌遲孩子的心。
孩子渴望父母的愛,如同倦鳥渴望歸巢,如同白云渴望藍天,如同水滴渴望大海。孩子渴望的是與父母的心連在一起。
不管父母卓越還是平凡,不管父母貧窮還是富有,只想在你身邊就好,只想在你的的目光里,傾瀉無限溫柔。
不管孩子成功還是失敗,不管孩子出色還是平庸,不管孩子健康還是疾病,只想父母依然在我們身邊,給我溫暖和贊許!
既然生我,何不愛我?